桃花源记都学过,可它究竟好在哪里,绝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我们大家都知道,它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在战乱之际的一处净土——桃花源,那里民风淳朴,自给自足,可除了文章中的主人公因缘巧合进入过一次,再也没有人可以找到。

那么,这篇家喻户晓的文章,究竟有什么深意呢?

我们先来看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这一篇文章,在陶渊明一生之中的创作地位是很高的,它是诗人经历了大半生的坎坷、无数的苦楚辛酸之后,才写出的作品,这篇作品不仅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追求,还包含了诗人多年的生活和社会经验。

因为家族的原因,陶渊明对东晋朝廷抱有深厚的感情,这篇文章的第一句也是“晋太元中”,可实际上,陶渊明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东晋已经灭亡了。世道艰难,报效朝廷的理想最终破灭,农耕的艰辛使诗人身心俱疲,此时的陶渊明对出世和入世都再无幻想,在残酷的现实的逼迫下,陶渊明构思出了一个从不存在于世间的理想国,那就是桃花源。

桃花源内的场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有他从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中借来的,有儒家对和平安宁生活的追求,也有陶渊明自己参与农耕生活的体验。

结尾太守和刘子骥都找不到桃花源,应有两种含义:一是说桃花源内的人隐而不出,表明自己永不出世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表明此地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陶渊明在年轻的时候,是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成就,不负国家,不负家族,但是在做官时,他发现许多社会现象并不合理,世事不合人意,他感受到的只有束缚甚至是屈辱,他需要做的那一切违背了他的清高,违背了他的良心。

入山隐居之后,他的家曾经遭遇了一场火灾,所有的房屋被烧得一干二净,再加上并不擅于种田,此外,他还有一大家子的人需要养活,日子渐渐拮据起来,陶渊明到了晚年,生活已经是相当的清苦,到了吃不饱饭的地步。

此时的生活虽然已经回归了本性,回归了自然,但是似乎也不甚美好。

经过一生的探索,他对生活的追求逐渐明晰起来,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思出了一幅理想生活的画面,这便是桃花源。

就像庄子曾提出的“绝圣弃知”的说法,桃花源的生活从整个社会历史进程看来,这种乌托邦式的理念肯定是不现实的,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人们不可能再退回上古。至于社会上的种种不合理的情况,那也只能由人类在不断进步中去改造它们,靠退回到上古这种逃避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当然了,就陶渊明来说,在那个时候,他不可能有更多现实的思想的依据,在一千五百多年前,他能提出这样一种构想来已经是很可贵了。

这种理想生活首先是建立在耕种农田的劳动基础上,并且提出了不要剥削,这表现出了古代的一种民主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这种探索本身就有重大意义。因而,陶渊明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理想社会的探索者。

大家好,我是清浅读诗,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4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