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食谱 http://pf.39.net/bdfyy/zjft/151108/4723026.html
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序》,用优美的笔调向世人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后世多认为是作者寄托政治理想的文学虚构,现实并无原型。但从历史史实的角度来分析,桃花源人与中国历史上特有的“避秦”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就是历史上的苗族先民,为了躲避秦乱,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到相对闭塞、不为外人所知的山区腹地。
《桃花源记》中写道:“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秦时乱”指的是什么?《桃花源诗》中说:“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桃源中人在此已经隐居了五百年了,却被一个渔人无意之间发现,《桃花源诗》中写:“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所以这里的秦时乱,应该指的是秦国与他国之间发生战争而引起的战乱。
秦是西周初年嬴姓氏族,在今甘肃天水南部一带,以游牧经济为主,后归属周王室。周平王元年(公元前年),秦襄公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被封诸侯,并将已被戎狄占据的岐及以西的土地赐予秦,秦正式建国。之后秦大力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国势日渐强大。至穆公时,秦已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西方大国。
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更为强大,秦遂发动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由此出现了一段因秦而乱的时代,“秦时乱”指的应该就是这段时间。从地理位置上看,六国之中的韩、赵、魏、齐、燕,均在长江以北,在长江以南、离武陵地区最近的只有楚国,所以,“秦时乱”在地理上应是秦楚之间的战乱。
楚国是当时南方最大的强国,《战国策·楚策》中有载:“楚,天下之强国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泾之塞、邭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
春秋战国时代,中原混战,王室衰微,楚国趁机发展,到楚庄王时,楚国已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其鼎盛时期,疆域东达东海、西接巴蜀,南到岭南,北达黄淮。楚悼王时,楚国国势日衰,“虽有富大之名,其实空虚,其卒虽众多,然而轻走易北,不敢坚战”。楚国西部与秦国毗邻,秦楚之间屡屡交战,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年),秦司马错攻楚,拔黔中。楚割上庸、汉北地予秦,收回黔中。公元前年,秦将白起破楚都郢,楚兵溃败,楚襄王逃到陈躲避。公元前年,秦又攻取楚国巫郡、黔中郡及江南地,设置黔中郡。
战国末年,秦国攻取赵国邯郸(今属中国中北部河北省)后,即移师向南,对楚作战。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年),秦将王贲夺取楚国十余城。秦王嬴政二十三年,王翦率军60万,经陈(今中国中部河南省淮阳)之南屯军扫平舆(今河南平舆北)。楚国倾全力迎击秦军,而秦军坚守营垒,持重待机。楚军求战不能,回师东撤。王翦挥军追击,大败楚军,杀项燕。秦军乘胜攻占城邑,秦王嬴政二十四年破楚国国都寿春(今中国中南部安徽省寿县),俘虏楚国国王负刍,楚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