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桃花源记觉得很美好,如今再读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我国中学教材之中的一篇课文,出自著名诗人陶渊明之手,在文章之中描述了一个美丽、安宁、有如仙境一般的桃花源,以及在桃花源内人们闲适、快乐、充实的美好生活,所谓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而关于这些人的来历,则是为了“避秦时乱”,根本不知道汉朝,更别说魏晋两代了。而进入桃花源的武陵捕鱼人,在停留几天之后就离开了桃花源,临行前桃花源内的秦人后裔还特意嘱咐他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就是让他不要把桃花源的所在告诉外人。

而后渔人离开之后,就“处处志之”,做好了万无一失的标记之后,就告诉了太守,太守立即派人前往查看,结果跟着标记走反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而后来南阳一个叫做刘子骥的名士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也欣然前往,结果没有找到,没多久之后就去世了,从此就再也没有人问有关桃花源路的人了。

以上,就是《桃花源记》的所有内容,以前我们读此文时,老师们大多都会引导我们去了解体会桃花源内部的美好,以及作者陶渊明文笔之高超,对于故事情节却很少介绍,其实如果细读《桃花源记》,你可能会发现一些细思极恐的事情。

第一个疑点,就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番话自然是从渔人的视角来说的。可实际上,从先秦到“晋太元中”过去了整整超过了年,衣物服饰等等也早已大有变化,怎么会跟渔人眼中的“外人”一样呢?

第二,渔人离开之时桃花源人专门嘱咐他不要向外人提起这个地方,结果渔人转头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太守。太守差人前往,跟着渔人做下的标记一直走,却最终没有找到桃花源,这又究竟是为何呢?

第三,如果陶渊明只是想要表达桃花源的神秘与不可侵犯,那么到了“遂迷,不复得路”就完全足够了。在最后却要“安排”一个叫做刘子骥的人前去寻找,找不到就算了,不久后来因病去世了,并且之后再也没有人前去寻桃花源,可见刘子骥的死,跟桃花源是不无关系的,以至于其他人都不敢再次寻觅。

在这重重疑点之后,就牵涉到了一个问题,桃花源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又为什么会导致刘子骥生病而死呢?于是便有人猜测,或许桃花源就是阴间,里面的秦人之所以能穿跟晋朝相差不多的衣服,很可能是他们的后人烧给他们的。而刘子骥也可能是受阴气影响而离世,而这种说法,并不能说明渔人为何能够完好无损。

于是又有瘴气一说,说是桃花源根本不存在,而是渔人进入了山间瘴气之中产生了幻觉,因此回头找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而刘子骥也因为受到瘴气影响,最终命丧家中。但这也无法解释为何渔人以及前去寻找的官兵为何没事。

而且这两种说法,到底只是捕风捉影的玄学之说,无法作为凭据。真正令人感到可怕的,反而是《桃花源记》本身的诞生之悲。正所谓缺什么就想什么,陶渊明之所以创作出一个如此美好的桃源仙境,是因为在晋朝时候人间实在太过艰难,彼时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等祸乱,中原各地都战争不断,朝局也腐败异常,以至于陶渊明空有报国大志,却始终无法一展拳脚,最终只能以《桃花源记》的想象之美来填补内心的缺憾。

而最后渔人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未果,寻病终”,可能并非是陶渊明想要增加什么奇幻色彩,而是表达一种悲剧。那就是陶渊明虽然向往桃花源这样的美好世界,但同时也很明白这种世界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渔人的做法表现了外人的见利忘义和背信弃义。而刘子骥则是陶渊明的自比,陶渊明听闻有桃花源这样的美好之地,立即动身前去寻找,但最终没有找到,自己最后的梦想与期许因此破灭,进而一病不起,离开人世。这是陶渊明对自己命运的一种预料,抒发的是自己郁郁不得志而家国土地饱受战争践踏的悲哀。

而陶渊明也的确在过了20余年的隐居生活,想要找到自己的“桃花源”,却最终也事与愿违。自公元年陶渊明卸下官职彻底归隐之后,仅仅过去了3年,他的宅邸就被焚毁,随后多有颠沛流离之相,并且在公元年死去,一生都没有看到国家稳定繁荣昌盛之日,不正就如同刘子骥没有找到桃花源而早早死去了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