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细思极恐的桃花源记,桃花源里的人

咱们从全文的开头开始说,渔人先是进了一个小洞,外边窄里边宽,这个结构很特殊,为什么呢?因为有一种洞的打法就是这样的,那就是典型的魏晋时期的墓道结构,坟墓的通道,魏晋时期的所有墓道基本上都是外窄内宽这样的结构,有人说你这强行解释巧合吧,还真不是巧合。

在陶渊明的时代,有一位大师叫郭璞,这位写过一个《葬经》,而陶渊明也确实读过这个书,这书里边说“门前桃桑为大凶也”,这洞口外边百步之内没有别的东西,都是桃树。

我们知道桃木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驱邪用的,你想没想过桃花源里的人十年二十年不出来,老人忍得住,小孩儿也能忍得住不出来吗?当他们知道外界有更广阔的世界之后,他们能忍得住吗?就没有一个两个偷跑的吗?毕竟那个墓道和里边的世界没有任何的阻隔,想出来随时可以出来,那有没有可能不是他们不想出来,而是因为他们出不来!他们的门外边几百步之内都是桃树,桃树又是驱邪用的,所以他们害怕桃树出不来。

秦朝时期和东西晋时期衣服风格差异是非常大的,因为东西晋时期的人们都受了北方服饰的影响,衣服款式完全不一样,而他们这帮秦朝来的人居然穿的跟东西晋朝一样,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听到这儿您可能明白我的意思了,那就是桃花源里根本不是一群活着的人,而是一群死鬼,当然,这也不算是鬼故事,因为这很具有一个讽刺的意义,那就是陶渊明在告诉统治者,在你统治的社会里,如果想找一个和平安定的地方,那得去死才行,活着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这是在《桃花源记》的同时期,有一个叫《蛮人射鹿》的故事,说是有一个人在猎鹿的时候找到一个山洞,进去之后发现这里的人能到处飞,等他出来之后也是一边走一边做记号,结果回去的时候找不到了,因为这是一个传说故事,所以它跟《桃花源记》互相之间是谁借鉴谁也说不清。

所以《桃花源记》如果讲述的是一个死后的世界,陶渊明是为了讽刺统治者,为了讽刺当时的世道,这是很说得通的,而全文的最后一句,南阳刘子骥真的没有找到桃花源吗?说不定恰恰就是他主动找到了,因为他病死了,而死后他才能去得了桃花源。所以说虽然乍一听有点毛骨悚然,但实际上可能就是陶渊明想表达自己的不满,来进行一个讽刺,就写了这么一个东西。

陶渊明写的《五柳先生传》口吻就是写别人,但实际上说的是自己,《桃花源记》也是这样,乍一看是写一个真实的世界,实际上却是在写一个虚拟的乐园,有人愿意给他一官半职还是因为他祖上做过太守,归隐田园之后陶渊明天天写诗、种地,种得也不怎么样,“草盛豆苗稀”,草盛,然后豆苗稀,这地种的~反正各种各样的不得志,所以在动机上也是说得通。

当然,大家可以当我全口胡诌,当个乐儿,可千万别当真。(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未经科学证实,请理性看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5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