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身处深渊也依然仰望星空桃花源记

我是在教学完《社戏》之后,先选教第三单元古文《桃花源记》。

起因是我觉得在《社戏》里的平桥村,就像鲁迅心底的一处“桃花源”。它回不去,只能在那夜似的好豆与好戏里流离颠簸。它就像是鲁迅的一个充满浪漫理想的生活,或者状态。

那里民风淳朴,男女老少,热情好客,没有“辈分”之别;那里自由无忧,可以受到优待,被人照顾。它很美好,美好到鲁迅实在再没有遇到过那样似的夜晚,那样似的人们了。

所以我很自然的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此,我写文字,当作是我在上课之前的一种思绪的沉淀吧。

《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小品,它朴实无华,清秀似水,而又神韵无穷。一读到它,我仿佛又回到了十多年前,宇丹老师在教我这篇课文的情景了。

那时,我还不太明白《桃花源记》中的隐喻,等我明白,却也到了我教这篇课文给我学生的时候了,它对我意义非凡。

我想先从陶渊明谈起,在学生的印象里,陶渊明是一个隐士。《爱莲说》里提到过:“晋陶渊明独爱菊”“菊,花之隐逸者也”。《饮酒》里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隐士,是陶渊明的人设。然而事实真是如此?

魏晋风流里的那些人士,何人不是以退为进,欲仕故隐。他们一面清谈,一面招权纳货。谢安隐逸山林,东山再起。戴逵、王羲之、孙绰、谢灵运等人无不志在轩冕而又栖身江海。

陶渊明又何尝不想建功立业,况且他的曾祖父陶侃就曾是一个为晋王朝立有大功的政治家。也得由于祖辈的政治资本,陶渊明多次出入权贵的幕府,五仕五隐。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等职。

他的经世之心,一直在荡漾。他写“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他绝不甘心只是一个东篱采菊人。

陶渊明是个知识分子,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他的骨子里是心忧国家,是要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是要平天下安邦定国。

然而东晋风雨飘摇的动荡时局,绝不是陶渊明所能凭一己之力就能安稳。当彭泽县令时,他削富救贫,想要改变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处境,想要让国库充实,不曾想触动了上层利益集团。

陶渊明在政治的角力场里,是金刚怒目(鲁迅语),显然是要被潜规则的。那时他还满怀信心,想要一抒凌云之志:“莫谓我隐伴菊眠,半醉半醒酒半酣。翻身一怒虎啸川,秀才出手乾坤转。”

结果事业未竟,罢官归去。

在周星驰的电影《九品芝麻官》里有一句颇有意味的台词:“贪官要奸,清官要更奸。不更奸,怎么对付那些贪官。”

陶渊明决不可能会是这样的,他是宁折不弯的君子,是凌寒傲霜的菊,做不到宁弯不折,只为那五斗米的稻粱谋。

他写下《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彻底的对官场失望了,他对这个国家和制度已经绝望。像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样的愿望已经破灭了。他只能回归到自然,带月荷锄,守拙归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内心的安宁。

那年,他五十七岁,写成了这篇三百六十字的《桃花源记》,他不偏不激,不焦不躁,于淡淡的写景叙事中,铺排出热烈的治国理想,和自己心目中的美好国度。

在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往来耕作,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在那里,没有阶级,没有欺诈,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但这样一个“桃花源”,到底是不存在的,只能成为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种梦想。

后来,无数文人士大夫都在追求陶渊明的桃花源。范仲淹的桃花源是“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的桃花源是“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然而那些文人士大夫都“不复得路”。

木心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有时,人生不如一句陶渊明。

谁又可以像陶渊明那样,即使身处深渊也依然仰望星空呢。他穷过富过,也曾顺利,也曾坎坷,他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他说: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贫贱。

即便这样,他也没有像杜甫那样哀叹“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没有陆游“铁马秋风散大关”的飞扬,没有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的献愁供恨。他始终做到一颗平常心,回归自然,审视自我。为官时不为五斗米折腰,穷困时安贫知足,在心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桃花源”,怡然自乐。

我想,这便是十多年前,《桃花源记》对我的隐喻吧!

(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