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遮蔽,躲过了风雨,也躲过了彩虹。桃花经雨虽不免落红无数,可也有片片桃花雨后娇。
一日闲来,偶尔点开一个短视频,灵动斐然的文字瞬间抓住了我的心。这段关于《诗经·氓》的解说语言如清泉,如花雨般晕开,晕开一幅流动而耐人寻味的画面,把人带入一个意味盎然的境界。看罢,深深地感慨高手在民间。
可是翻看高手的其他视频,却发现竟然乏善可陈。数日后,这样的惊喜又翩然而至。那天傍晚去植物园跑步,闷热异常,周围的树都像密不透风的墙。于是跑步改成走路,打开一个语音,那种纯粹至美的文字又再次悄然而至,如蝴蝶翩跹在这花丛绿树的植物园中,又如阵阵凉风扫走了溽热。
第二天早晨,我打开昨天的音频。偶然间一句评价映入眼帘。“这本书是我写的,你是谁,竟敢私自播放我的文字。”这极具挑战性的诘问弥漫着开战的气息。更让我惊讶的是,这条评论下面,又有上百条评论。很多人问:“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哪里有卖?”通过评论区不断的对话,我知道了这套书的名字。如果早知道这套书,肯定早就买来了。相比看视频,听语音,还是更喜欢沉浸在书香的氛围中。
没有管争论的结局,赶紧搜索。从图书下面的摘录里,我竟然发现了那天短视频的文字,一字不差。天呀,原来那天短视频的文字是剽窃这本书的,我还感慨高手在民间呢。又忽然想到,昨天在书店不是看到这本书了吗,可是这些书都塑封了,不可能一探芳姿,如一个高冷的美女,拒人千里之外。
随着时光的痕迹漫溯,记忆渐渐连成一片。还记得十多年前,那时去书店,可以看很多书,既可享受时光流淌,也可携带爱书回家。可是后来,越来越没有了去书店看书的兴致,因为越来越多的书都被塑封了,只留下精致的装帧供人瞻仰。
喜欢这套书的不仅仅是我,还有很多人,这样的书,看一遍岂能记住,怎么也忐忑不安于他人的蹭看呢。如果不是种种偶然的契机,我也不会发现这些书。将书塑封,挡住了蹭书的问题,也疏远了真正的购买者。
其实,万事何不如此,风雨与彩虹并存。欲看桃花雨后娇,请不拒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