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首唐诗,四个发生在春风里的绝美故事

我们一起跨年#

芸裳:

古代文学研究生毕业,专注古诗文20年

--01--

赠李司空妓

刘禹锡〔唐代〕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年,五十六岁的刘禹锡调任苏州刺史。彼时,已在苏州司空任上的李绅久慕刘禹锡诗名。刘禹锡到苏州不久,李绅便设宴款待,为其接风洗尘。

故事就发生在姑苏李宅。

年轻时,刘禹锡就官至监察御史。由于“永贞革新”的失败,才受到冷落,被贬出京城。刘禹锡对李绅来说,当然是贵客。

李绅精心设宴,宴会上,佳肴丰盛,美酒香甜,歌舞翩跹。好客的李绅更是频频向刘禹锡敬酒。

酒饮半酣之际,刘禹锡忽然被佳人柔美的舞姿、清悦的歌喉所吸引。“此女何人?”“家妓杜韦娘。”

杜韦娘的出现,一下子就吸引了刘禹锡所有的注意力,这青春的活力,柔软的身段,美丽的歌喉,让刘禹锡不忍转睛。但是,杜韦娘毕竟是主人的家妓,作为客人的刘禹锡不好开口索要。才情卓然的刘禹锡,伴着微醺的醉意,当即赋诗一首: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杜韦娘梳着高髻云鬟宫廷样式的装扮,春风一曲,让我迷醉。你李司空早已见惯了各种美女和歌舞,对你来说不算什么。可是,这一曲听得我肠都断了啊。

话已到此,李绅只好把杜韦娘送给了刘禹锡。

刘禹锡得到杜韦娘后,确实很喜欢,二人恩爱不已。

可惜的是,后来杜韦娘被权贵李逢吉看上,设计抢了过去,这样刘禹锡伤心不已。

成语“司空见惯”,就是出自于这首诗,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02--

题都城南庄

崔护〔唐代〕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从这扇门里望去,只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彼此相互映衬的绯红。今日再来此地,那丽人已不知所踪,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当年,年轻的崔护,科举落第,百无聊赖中,一个人游春到长安城南。口渴了,就敲开一扇门户,想要讨一碗水喝。而来开门的是一位妙龄少女,少女娇美的面庞映衬着桃花,成了崔护一生中最美的春光。

“去年今日此门中”,点出时间和地点,写得非常具体,足见这个时间和地点,在诗人心中留下了多么深刻难忘的记忆。

 第二句,“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红艳,则“人面”之美可以想见。再者,本来已经很美的“人面”,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显得更加青春美貌,风韵袭人。

崔护走后,发奋苦读,第二年春天,春榜揭晓,他又想起了去年的春天,去年的人和桃花。

“人面不知何处去”,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依旧,佳人却不在了。

那个女子,也许,是嫁人了,也许是搬家了。还有小说杜撰说,那一别,女子思念成疾,相思而死。

这首诗流传甚广,从这首诗中还衍生出一个成语“人面桃花”,它形容女子的面容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于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在以后的诗词中也累见这首诗的痕迹。比如:晏几道《御街行》里说“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袁去华《瑞鹤仙》中说“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

后来,欧阳予倩先生曾就这个故事写了一出京剧《人面桃花》。

--03--

登科后

孟郊〔唐代〕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贞元十二年,公元年,已经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立即作了此首诗表达难以自抑的激动心情。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春花盛开。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新进士在这里宴集同年,景色描写属于实写。

年轻时,诗人曾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

所以,诗一开头就直接倾泻心中的狂喜,说以往那种生活上的困顿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时金榜题名,终于扬眉吐气,自由自在,真是说不尽的畅快。

以往不如意的处境再也不足一提,今日及第令人神采飞扬,兴致高涨。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就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完长安似锦的繁华。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着春风策马奔驰于鲜花烂漫的长安大道。

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时的诗人神采飞扬,不但感到春风骀荡,天宇高远,大道平阔,就连自己的骏马也四蹄生风了。偌大一座长安城,春花无数,却被他一日看尽,真是“放荡”无比。

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观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04--

琵琶行(节选)

白居易〔唐代〕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白居易的《琵琶行》在唐代就很流行了,唐宣宗悼念白居易时就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琵琶女的故事流传千年二不衰,大概有其独特的魅力。

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身世坎坷。年轻时,她也是京城里的名流,在长安十二坊,名气很大。十三岁就弹得一手好琵琶,在教坊里名列第一。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伎们嫉妒。京城的富贵子弟争着给她赏赐,每当一曲弹罢,,不知要给多少彩绸。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毕竟彼时的琵琶女太有钱了。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后来,教坊的兄弟参军去了,当家的阿姨也死了,暮去朝来我也年老色衰。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自己的年岁大了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谁能想到,商人只重营利,对离别看得很轻淡,上个月他到浮梁买茶办货去了。留下琵琶女在江口孤守空船,在绕船的凄寒秋水中,与秋月相伴。

更深夜阑,常常梦到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秋月春风都变成了美好的回忆。

“秋月春风”作为一个成语,就是出自于这首《琵琶行》,意思是秋夜的月,春日的风。指美好的时光。

本文作者:芸裳

这里有最美古诗词,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