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悠悠古诗野菜香

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http://hy.stock.cnfol.com/bankuaijujiao/20200315/28015292.shtml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回大地,草长莺飞,欣欣向荣。野菜与春天相约归来,打开了人们鲜美爽口的味蕾,也唤醒了文人雅客的诗情。

荠菜是不畏严寒的,当雪还未完全融化、别的野菜还不见踪影的时候,田畦阡陌已透出它点点的嫩绿。荠菜味美鲜香,清纯可口,陆游的一句“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表现出他对荠菜的偏爱。“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句出自辛弃疾的名句,对春的描写清新别致,他认为城中那些娇艳美丽的桃花李花不能代表春天,反倒是这些不起眼的荠菜花,不畏严寒,顽强盛开,展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诗情画意。

野菜在古诗词中最早出现应该是《诗经·小雅》,其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的诗句,证明古人早就知道芦蒿好吃。对于芦蒿,陆游亦诗云“如何蓬莱又已浅,忽见平地生藜蒿”,人们熟悉的苏东坡除写有“久闻蒌蒿美,初见新芽赤”的诗句外,还曾在《惠崇春江晚景》写道:“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其中的蒌蒿和前述的藜蒿即芦蒿,历经寒冬浸润,与河豚同烹同煮,食性相宜,香气清澈。读着脍炙人口的诗句,令人感觉口齿噙香。

说到野菜,不能不提蕨菜。一场春雨过后,蕨菜便成了山野风景画的主角。一根一根,那羽状的绿叶总是精精神神地蓬勃向上,迎着山风浅吟低唱。奇了怪的就是这样一尺左右的绿秆秆上头顶着的像猫爪子一样的蕨叶,诗人们都观察一致,有着共同的形象描写。白居易赋“蕨菜已作小儿拳”,黄庭坚也曰“嫩芽初长小儿拳”,就连宋代不怎么出名的诗人方回也留下了“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的诗句。平凡的野菜也有不平凡的灵性与野趣,蕨菜在诗人的眼中真够细腻可爱!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里,赞美竹笋之词随处可见。“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一种以色洁白、质细嫩、味清鲜而被誉为“菜中珍品”的刚出土竹笋,物稀价贵,李商隐赞不绝口;在《咏春笋》中,杜甫云:“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同时还留有“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的诗句;白居易在《食笋诗》中亦云:“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陆游以“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狸”对曾经品尝过的江西珍品“猫头笋”大加赞赏;郑板桥难以忘怀的是“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竹笋与味鲜的鲥鱼绝妙地搭档在一起,相得益彰,激活了鲜笋得天独厚的鲜美至真的味道。

“山头翠树调莺舌,山腰野菜飞黄蝶”“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让我们带着一颗诗心走进春天,在古诗词里去翻阅大自然这本绝妙的无字天书,从这里能欣赏山川的秀丽、沐浴春光的灿烂、吮吸野菜的芳香……

(作者:石少华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