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里的故事从他开篇,这个小山村从道路不通,与世隔绝的落后村庄到今天的AAAA级景区,这些巨大的改变都离不开这个人——斯那定珠。
斯那定珠,男,藏族,年生出生在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幸福村巴拉社村。走出峡谷致富,倾家荡产援乡,他是乡亲们眼中的“傻孩子”;开发地图上缺失的故土,向世人展示巴拉格宗大美,他是同行人眼中的“倔汉子”。践行善、行、学、成,用睿智、坚持和果敢,书写天人传奇。
他有着黑红脸膛和魁梧身材,是一位铁塔般的康巴汉子,他的身上还有着非同寻常的故事和经历。
他用四年时间,在雪山峡谷的悬崖峭壁上开辟了一条“天路”;他带领当地山村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他想再用十多年的时间把家乡与世隔绝的大峡谷创建成为国家公园,带领乡亲们告别封闭贫困的生活,他就是斯那定珠,一切都要从他9岁第一次离开家说起。
9岁的时候,因为一次意外,斯那定珠的眼睛受了伤,父亲带着他到县城求医,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县城,轰鸣的汽车声、华丽的房屋、发光的电灯,这一切的一切带给小斯那定珠内心深深的冲击,这是他长那么大以来第一次见到“外面的世界”,这个新颖和他之前生活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不曾见过的,也是他向往的世界,这里不用忧心吃饱饭和穿衣的问题,在他看来这就是他一直想要追寻的生活。
对于斯那定珠来说,让全家人吃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粮食一直是巴拉人生存的难题,斯那定珠任然记得,在他小时候生活在这里的巴拉人多以打猎和种植青稞、玉米为主,因为地处高原,遇到年成不好的时候,饿肚子是常有的事情。而斯那定珠家里有6个兄弟姐妹,日子更是过得艰难,经常靠借粮食维持生活,到了冬天,那是一家人最难熬的时候,村里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借给斯那定珠家,想要吃上饭需要翻山走两天路到邻村去借,大雪封山深达数米,只得循着树梢滑过去,相当危险。
因为家里负担太重,身为兄长的斯那定珠,小学四年级还没毕业就辍学在家种地、挣工分,养活弟弟妹妹。有时实在饿得不行就去把刚种下的洋芋种子刨出来,用火烧给弟弟妹妹们吃,一次,仅有两岁的小妹误以为火塘里随时可以找到吃的,伸手去抓,被烧伤了,至今还有伤疤。
那时的巴拉格宗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从巴拉村去乡里上学,需要走三天三夜的山路,爬上雪山、穿过丛林,上学都是如此艰难。
斯那定珠的童年经常在大山里面穿行,走过可巴拉格宗的许多地方,巍峨雄壮的雪山、冰川、湖泊,神奇的天然佛塔,在他的脑海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富饶的高山牧场、险峻的大峡谷、茂密的森林是他童年的游乐场,这也使得他对家乡爱恋更加浓厚。
随着年龄的增长,斯那定珠一直没有忘记外面的世界,13岁那一年,他踏上了离开家的路途,不顾家人的阻扰和村民的闲言碎语,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走出大山,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用自己的双手让家人不在挨饿。
这一去就是20年,20年的时间内他辗转广州、昆明、大理香格里拉,做过伐木工人、卖过水晶石、在乡村集市上摆过摊、开过五金机械门市部、涮羊肉火锅店,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他成了巴拉村的传奇,成了藏区远近闻名的千万富翁。
斯那定珠成功了,但是他没有忘记家乡的落后情况,为了帮助家乡致富,他带领村民发展旅游业,把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展示在世人面前,家乡虽然贫穷落后,但却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神圣净土。
开发景区的过程是艰难的、漫长的,当地村民的不配合、恶略的自然条件都是斯那定珠开发景区的阻力,这些问题才解决,又出来新的问题,但是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经历重重磨难之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巴拉格宗美景令人惊叹。
巴拉格宗是希尔顿笔下的”西方桃花源“,是躲避战乱,寻找心灵慰藉的乐土,是佛教典籍里面提到的”香巴拉“。
巴拉格宗最高海拔米,最低海拔米,巨大的落差,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神奇景观。
米高的格宗雪山一年四季冰雪不融,多米的岗曲河四季不断流,巴拉村后的辽阔森林里面山珍遍地。
格宗雪山,又名”格宗奔松“,传说是卡瓦格博(梅里雪山)山神的女儿,来到人间游玩,不小心耽误了时间,不能返回天上,便只能永远的留在人间。格宗雪山犹如埃及金字塔棱角分明,静静的矗立在最高处,太阳升起时,阳光为格宗雪山镀上了一层闪亮的金色。
香巴拉佛塔在巴拉格宗是一处神奇的存在,这里有佛教典籍记载中的佛法僧三宝。这里所指的佛法僧三宝由三座石山,一座形似静坐念经的喇嘛,一座形似翻开摆放着的经书,一座形似藏传佛教文化中的白塔,所以被形象的称作佛、法、僧三宝。在佛塔的空地的边上有一排排列整齐的佛塔,这些佛塔上面放有雕刻的经文以及哈达,当地人经常在这里转塔。
香巴拉佛塔前面有一块巨大的空地,在空地的边缘有一些小木屋,在未开发之前那是牧人在此居住的地方。空地上每到夏天的时候会长满牧草以及格桑花,成群结队的牛羊会到此地吃草,这时的香巴拉佛塔分外耀眼,而到了冬天会被厚厚的积雪掩埋,一望无际的雪白偶尔夹着一丝灰黑色,这时的香巴拉佛塔分外庄严,人在此刻显得格外的渺小。
巴拉村是巴拉格宗藏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区,这个村落从千年前传承至今,见证了巴拉格宗从落后到繁荣的发展变化。
巴拉村人口不多,只有十多户,远远看去一座一座的藏式房屋坐落在大山的腹地,被大山包围在中间,而在巴拉村在大峡谷的上方,从巴拉村向下眺望是陡峭的悬崖峭壁以及深不见底的大峡谷。
虽然巴拉村人已经不在此居住,搬迁到岗曲河畔,但是他们有一个流传千年的传统,每到出远门时,都会来到巴拉村前的白塔前面畏桑祈福,而每天清晨这里都会升起一缕白色的烟,这是每一个藏族人家的传统。
香格里拉大峡谷是巴拉格宗最陡峭的地方,笔直的悬崖呈90度,直插云霄,山高峡深,巨大的落差形成的天堑如一道巨大的屏障将峡谷遮蔽得不见天日。清澈透亮的岗曲河水在峡谷中流窜,两岸的树木在努力的接受阳光的洗礼。
这就是巴拉格宗,夕阳在这里沉醉,河水在这里欢唱,巴拉人在这里繁衍生息。
阅云南一静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图片未经允许禁止用作商业用途,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