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哪种社会组

白癜风好了要注意什么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822/9347097.html

陶潜写的《桃花源记》已经是脍炙人口,好多人都向往这种桃源圣地。作家迟子建写的《第三地晚餐》与陶潜的《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种逃避世俗的寄托,每个人的“第三地”都不同,而“桃花源”却有特指。

陶潜

为什么《桃花源记》是陶潜写的,陶潜之后为什么再也没有人写这种文章呢?这与陶潜所处的时代有关,陶潜是东晋人,目睹过五胡乱华,北朝十六国。桃花源不是陶潜一个人的愿景,而是这个时代饱受战乱之苦颠沛流离之大众的渴望。读过《桃花源记》的读者,会感觉到在桃花源里生活比较安全、隐蔽,只有“山穷水复”,绝对没有“柳暗花明”,连南阳刘子骥这样的高尚人士也是“寻未果”,在这种地理环境中生活,可免受外敌侵扰。

桃花源中生活的人信息比较闭塞,“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社会结构,可以组织生产,有土地,社会结构完善,农夫组织耕种,有老人也有孩子。另外桃花源还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处,进入桃花源需要经过“一线天”,并仅容一个人通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以想象。

古代农耕

下面我们就《桃花源记》描写来分析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状况,看是否能从当时的社会生活找到桃花源的影子。

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知道董卓有一处所叫郿坞,郿距离长安有里,郿坞是董卓在郿这个地方修建的一处院落,高厚七丈,周长一里,并不大,里面储藏了珍宝和粮谷。郿坞不能耕种生产,面积小,也不是险要之处。董卓籍隶凉州,他为了自保,可以守长安,没必要筑邬,各位读者不能把郿坞与桃花源等同起来。

郿邬

从公元年刘渊建汉到氐人建立前秦,胡族统治者为了保证人口数量,曾经大规模进行移民,各族各阶级的人民都被动地参与其中,战乱加上移民,对于各族来说,都是一种灾难,西晋衣冠南渡之后,没有流亡江南的汉族只好自保,《晋书·苏峻传》云:

“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掖县)。”

《晋书·庾衮传》略云:

“张泓等肆掠于阳翟,衮乃率其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

《晋中兴书》云:

“中原丧乱,乡人遂共推郗鉴为主,与千余家俱避于鲁国峄山,山有重险。”

《晋书·祖逖传》:

“……逖遂克谯城。(桓)宣遂留助逖,讨诸屯坞未附者。河上堡固先有任子在胡者……”

结堡或者结垒的自然条件是要有水源,并且是依山而建,易守难攻,最重要的是堡垒的人都是宗族乡党,这与桃花源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结构是相近的。

林深人家

义熙十三年(年)刘裕大军攻破潼关,后秦灭亡。跟随刘裕入关的,有一个叫做戴祚(字延之)的人,他写了一本书《西征记》,此著已经失传,但是郦道元《水经注》却引用了《西征记》的很多内容,比如《水经注》十五《洛水篇》就记载了当时的“桃花源”:

“洛水又东迳檀山南,其山四绝孤峙,山上有坞聚,俗谓之檀山坞。义熙中,刘公西入长安,舟师所届,次于洛阳,命参军戴延之与府舍人虞道元即舟遡流,穷览洛川,欲知水军可至之处。延之届此而返,竟不达其源也。”

刘裕

刘裕派戴延之溯洛水至潭山坞而返,时间据《资治通鉴》一一八晋安帝义熙十三年略云:“夏四月,太尉(刘)裕至洛阳”,而四月正是“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时候(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这在时间上是契合的。

再说地点,《元和郡县图志》六“虢州wei(‘门’字里面一‘受’字)乡县”有如下的注解:“桃源,在县东北十里,古之桃林,周武王牧牛之地也。”“陕州灵宝县”有如下注解:“桃林塞,自县以西至潼关皆是也。”《新唐书·地理志》也对“陕州灵宝县”有注解:“有桃源宫,武德元年置。”

上述时间地点与桃花源是能印证的。陶潜与刘裕的征西将领认识,间接地又打听到了刘裕派戴延之探路的事情,《桃花源记》即取材于此。所以,桃花源不在湖南武陵源,主要分布在河洛和黄淮一代,这部分地区在西晋政权流亡江南后,当地汉族士人屯聚坞堡,据险自守,以避戎狄寇盗之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

参考资料: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2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