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陈寅恪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原型

#中国文化#

东晋大文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中国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

对于篇中所述的“桃花源”,人们一般认为,那是一个避世隐居的人间乐土,其原型地应该在江南地区,也即文中提到的武陵;

篇中描述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也是典型的江南景致。

然而,年,国学大师、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发表《桃花源记旁证》一文,却别树一帜,通过考证提出了一个出人意表的看法——

真实的桃花源应该在西北的弘农或上洛(商洛)一带,而不在江南的武陵。

陈先生先是将《桃花源记》区分为寓意与纪实两个方面,“止就纪实立说,凡关于寓意者,概不涉及”,由此将《桃花源记》所蕴含的史料价值,从文学作品中剥离了出来。

然后,陈先生将桃花源的原型地,与陶渊明时代一种重要的民间社会组织——坞堡(又称坞壁,古代民间在动乱时期的一种自保组织)联系起来,通过对一系列似乎互不相干史料的考证、关联和分析,得出结论:

真实之桃花源,在北方的弘农或上洛,而不在南方的武陵;

真实之桃花源中人,其“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所避之“秦”,乃是苻秦(十六国时期的前秦,淝水之战的进攻方,君主姓苻),而非嬴秦(战国七雄之一,灭六国而一统天下,君主姓嬴);

文献记载,东晋末年,戴延之从刘裕入关灭姚秦,著《西征记》二卷,其所过之地即有檀山坞、桃原等坞堡。《桃花源记》纪实之部分,乃是依据戴延之入关途中的见闻材料而写成;

陶渊明的《搜神后记》卷一第五条即《桃花源记》(但与陶渊明文集中的版本有差异),第六条叙刘子骥入衡山采药事;《桃花源记》寓意之部分,乃牵连混合此二事,并点缀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语所作成;

真实之桃花源,虽本在北方的弘农或上洛,但因牵连刘子骥入衡山采药事,故不得不移之于南方的武陵。“遂使后世之论桃花源者,皆纷纷堕入迷误之途,历千载而不之觉,亦太可怜矣!”

总之,陈先生通过考证,推出了一个为避乱入山、据险自守的“坞堡”典型个案,即上述为避苻秦之乱、位于北方弘农或上洛的“真实之桃花源”。

陈先生的论文发表后,数十年来争议不断。

上世纪50年代,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先生便撰文对陈先生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唐先生通过考证文献材料,认为“桃花源的故事本是南方的一种传说,这种传说流行于荆湘,陶渊明根据所闻加以理想化,写成《桃花源记》。”

他进一步推论指出,该传说很可能本来就是武陵蛮族的传说。

简言之,唐先生不同意陈先生“真实之桃花源在北方弘农或上洛”的观点,仍维持其在武陵的传统观点;同时还推定《桃花源记》的原型应是武陵地区蛮族亡入山林川泽,逃避赋役的典型个案。

直到今天,学界对此依然争论不休。争论之焦点大致有二:

其一是关于桃花源的“虚”、“实”之争,即《桃花源记》所记为真实故事还是完全虚构,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持虚构说的学者们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去考证桃花源在哪,“如果真的确定了哪个地方就是《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那才叫大煞风景。桃花源是中国的乌托邦,乌托邦就是美好而又不存在的地方;桃花源是中国人的一个梦,是中国千百年来的美梦……”

其二,认为桃花源有真实原型的学者们,围绕着“何处是桃源”这一问题,提出了五花八门的观点。

除了上述陈寅恪先生“真实之桃花源在北方弘农或上洛”的说法,大部分观点还是循着传统思路去论证和探寻——

有的认为桃花源的原型在湖南常德,有的认为在湖南湘西苗族聚居区,有的认为在重庆酉阳,有的认为在湖北十堰竹山,有的认为在安徽黄山歙县,还有的认为在江苏连云港……

桃花源的原型究竟在哪?学术界异说纷呈,莫衷一是。也许,这是一个永远也无法确实论证的问题。

最后,回头去看陈寅恪先生的《桃花源记旁证》,窃以为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陈先生从《桃花源记》中为我们揭示了“坞堡”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从人们熟视无睹的文学作品中发现了考史新材料,提出了学术新问题,得出了认识新结论,这种治学思想和方法,才是最珍贵的。

对于“何处是桃源”的问题,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完-

相关阅读:

读完《山海经》,陶渊明写下了十三首诗,千余年来不易解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4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