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可能是死人国,看完这些分析不由得毛

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过程 http://m.39.net/pf/a_4644586.html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这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想必大家在上学时都读过,描述的是东晋时期一位渔夫以捕鱼为业,有一天误入桃花源,据说里面的人是因为秦朝时期避难才逃到这里的,他们对外面所发生的事和生活状况一概不知。然而见到外来的渔夫他们并没有剑拔弩张而是很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且告诉他不要将这里的情况向外界透露。但好奇的渔夫还是没忍住,他在回去的路上沿途偷偷做了记号。然而当他再次去找的时候,桃花源已经无法再找到了。

在我们上学时,对这篇文章的正常解读是桃花源是虚构的,它代表着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因为东晋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仍、民不聊生之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社会的黑暗面让人压抑的无法喘息,陶渊明是当代的一位田园诗人他一直以来都向往着美好生活,这样的一个时代状态让他感到无法接受。

而桃花源正是陶渊明梦寐以求的生活,那里没有硝烟和战乱,人与人之间相处和谐,家家户户安居乐业。因为现实状况过不上这样的生活,所以陶渊明便用自己手中的笔描绘了一种美好的生活。在现实生活的巨大落差下以理想主义的方式使心理得到一种平衡,这也那时文人的一种追求。

但经过后续的解读和分析,有人发现看似美好的桃花源其实是个死人国(阴曹地府)。不禁让人毛骨悚然,但细细品来这种说法也是站得住脚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渔夫以捕鱼为业那么应该是一直生活在这里的,那么他对这里的环境和生活应该是非常了解的,为何会突然看到陌生的森林呢?这一点是不合理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是进入桃花源入口前的景象,也就是在洞口种满了桃树,而且没有其他杂树。在东晋时期有个叫郭璞风水大师,他曾写过《葬经》里面明确记载:“门前桃桑为大凶”,在古人看来桃树可以聚集阴气。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豁然开朗。”

意思是进入桃花源的入口一开始很狭窄,走了几十步就快变宽敞了,然后就是豁然开朗进入了桃花源内。根据著名考古学家徐苹芳先生所撰的《大汉原陵秘葬经》的介绍,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入口跟秦、汉魏晋时期墓穴的入口非常相似,当时古人设计墓穴入口时为了防止盗墓会故意设计成外窄内宽。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细思极恐了,这还不算。我们再看下面几句更可怕。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前面说过了门前桃桑为大凶,但这里的人却将桃桑种在门口,前有桃树辟邪,再有桑竹垂阴像极了墓穴结构,就像是隔开阴阳两界的屏障。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阡陌在一词在古文中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通往坟墓小路。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这一句很奇怪,既然是与世隔绝,为何里面人的穿着却还外面人一样呢?他们的衣物是怎么来的。如果真的是死去的人,那么有一种解释就是外面的人烧纸得来的?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最后太守派人按照渔夫留下的记号寻找时却再也找不到了,如果是真实存在那么留下记号一定是能找到的,这一点印证了整件事的离奇。

当然这种离奇的场景可能是陶渊明虚构的,但结合桃花源里面人所属的年代到桃花源的入口以及内部结构为何会跟秦朝墓穴的设计里面如此相似呢?

渔夫是否真的是进入了死人国,进入了阴曹地府中的一个幸福村?我们无从得知,或许是真的。或许只有陶渊明自己知道了。也许真的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那里没有痛苦只有幸福和快乐。但只有离开这个世界的人才会知道,所以我们无法得到一个真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