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点实词与“之”字的含义
2.思维发展与提升: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莲”的整体形象,领悟物象的象征意义。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君子之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把握“莲”的整体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君子品性。
三、过程与方法:
根据语文《课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这次教学设计力图在学习目标的要求和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认识一个新朋友,说他是新朋友,其实他是老朋友,因为他比你们大多岁,他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非常荣幸的是,他还是我们的老乡,湖南道县人,他勤政爱民,公正廉洁,他不慕名利,志向高洁,他就是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穿越到宋朝,去拜访周老先生。
现在,我们来到了宋朝,来到了濂溪先生在南康府署旁的莲花池。莲花可是濂溪先生的最爱,他不但带属下在府署旁挖了一个莲花池,而且写下了传世名篇《爱莲说》。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绝世佳作。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汉族,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原名敦实。世称濂溪先生。北宋理学的创始人。以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分宁(修水)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晚年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城。曾游览庐山,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其自为诗中道:“庐山我爱久,买田山中阴。”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于此,并将原在故里的母亲郑木君墓迁葬于庐山清泉社三起山。敦颐卒,亦附葬于母亲墓旁。以后子孙世居江州,后裔绵衍。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太极图》《易通》等,程颢,程颐皆从之学。周敦颐先后于年在湖南邵州(今湖南邵阳)、年江西南康建有爱莲池
2.写作背景
淳熙六年(年),朱熹任南康(今星子县)郡守,曾在庐山的濂溪书院中赞叹周敦颐一生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黄庭坚亦称赞他“人品甚高”,如“光风霁月”。后来,赣州人为纪念他,建立了濂溪祠,刻周敦颐的图像及一些文章于石壁。此时,周敦颐的曾孙周直卿来到九江,把他曾祖写的《爱莲说》墨本送赠,于是赣州人就在书院莲池旁壁上摹刻了此文,流传千古。
二、诵读训练
1.请1-2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订正。
2.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蕃(fán)颐(yí)濯(zhúo)淤(yū)涟(lián)蔓(màn)亵(xiè)
噫(yī)鲜(xiǎn)有闻
2.理解词语
之:的。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可爱:值得喜爱。
甚:非常,很。
者:花。
蕃:(草木)茂盛。这里指繁多。
独:仅仅,只。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出:长出。
爱莲说
爱莲说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用清水洗,这里指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3.结合课前预习谈谈课题的意思?
“爱莲说”意思是——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4.了解文体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长短不定,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
三、学生认真阅读全文,初步感知内容
1.借助注释,小组合作,了解大意。
明确: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我只喜爱莲,莲从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它洁净的挺立,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者;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应当很多了。
2.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
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
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四、认真背诵全文,小组按导学案认真探究下节课要完成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习
什么是铭?
二、学生略读全文,整体感知
1.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2.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我们学过他的《桃花源记》,了解了他是一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德高尚的人。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
3.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明确: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三、认真朗读全文,小组探究问题
1.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明确:两个“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已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2.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
明确:作者把菊花比喻象征成隐士,把牡丹比喻象征成富贵的人,把莲花比喻象征成君子。
3.可是像周敦颐这样的君子在当时的社会多吗?何以见得?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明确:是啊,同予者何人?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的这三个句子都是在写作者爱莲,可以说这三个句子已经能说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和他想成为一名君子的志向。
4.但是,作者为什么还要再加上这写爱菊、爱牡丹的语句呢?
明确:请你自己轻轻地读一读,用心去思考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再同桌之间讨论一下。发现:指出对比,板书“对比”,点明“对比”又是“说”的一个常见的表达方法。
四、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1.陶渊明和周敦颐,他们品格高尚,心灵都很美,你认为他们两个人的处世态度有什么异同?
资料补充:东晋末期,政治黑暗,官场上腐败成风,陶渊明虽做了彭泽县的县令,但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他又不愿意与污浊的官场同流合污,而且他生性热爱自由与田园,他受不了世俗的羁绊更受不了官场上的束缚与利禄,所以选择归隐回归自然回到他所热爱的自由安逸的田园生活。据史料记载,周敦颐也有“山林之志”,他胸怀洒脱,颇有仙风道骨。他虽然在各地做官,但俸禄微薄,即使这样,来到九江时,他还把微薄的积蓄捐赠给了故里宗族。在北宋中叶,士大夫在封建统治者的诱液下,追求富贵利达,耽于享乐之风盛行。作者目击时整,慨然命笔,写成此篇托物言志的名篇。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唐省世态的憎恶。
明确:
相同点:品质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不同点:面对现实的黑暗腐败,陶渊明选择了远离,到红尘边上去寻找一片净土,而周敦颐却选择逆风而行,哪怕是身处淤泥之中,他选择勇敢面对,依旧要成长为高洁的莲花,并且尽己之力去改变这个社会。
五、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主题探究
本篇文章,我主要是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贵品质的描绘,表达了我的一种志向,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我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六、课文总结
《爱莲说》中,将莲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虽然周敦颐写的这篇短文距我们已有千年左右了,但他所赞颂的莲花品质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
一篇美文值得一生品读,也会一生受益,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试着背诵吧。
七、作业布置:
就你喜欢的一种花,仿照《爱莲说》,以“爱说”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试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八、教学反思
《爱莲说》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因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又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我把这堂课定位为语用型文本,决定紧抓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开展教学:1.本课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2.莲花的意象,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衬托的写作手法。3.作者的高洁志趣。选定教学内容以后,我把课堂设计为导入——朗读——译读——析读——拓展这样的五个环节。
回看自己的课堂,仍然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落实朗读的时候,很多同学的情感、节奏和语气不能根据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的变化而相应的改变,基本上是从头到尾一个腔调,仅仅能做到读的通顺。朗读能力的培养,仍然需要贯穿于每一堂课,并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