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蒙阴讲新桃花源记林业故事

白癜风不能吃的食物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92152.html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建了世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而今天,蒙阴县成功将“不足与外人道也”的生态愿景变为现实,真实擘画出现实版的世外桃源。

蒙阴县位于沂蒙山区腹地,现有林地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2%,是典型的山区大县、林业生态强县。近年来,蒙阴县确立生态立县、生态富民、生态强县“三步走”生态文明实践发展路径,着力做好林生态文章,走出独具蒙阴特色的“生态好、产业兴、群众富、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生态文明: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边会上,蒙阴县向世界分享了“山东蒙阴生态保护修复与绿色发展实践——新桃花源记”案例,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蒙阴经验和智慧,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风貌。

生态富民:既让山头绿、又让群众富

现如今,蒙阴县林木覆盖率超过73%,野生动植物资源达种,黑鹳、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稀客”变为“常客”,在蒙阴县国有中山寺林场有被誉为“北方红木”的楸树余棵,树龄达30年以上,是中国江北最大的楸树林片。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森林资源成为蒙阴县兴绿富民的新引擎。

春季赏花。每年初春时节,万亩桃花竞相绽放,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去蒙阴看桃花”成为临沂春季生态旅游的爆点。据统计,蒙阴县年接待游客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0亿元以上。

夏季品桃。蒙阴是中国桃乡、中国蜜桃之都,县域林果面积万亩,拥有蜜桃品种余个,年产量20亿斤,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中国县级首位,长三角60%、珠三角30%的蜜桃产自蒙阴,蜜桃销量全国遥遥领先,品牌价值高达亿元。

四季用“桃”。依托丰富的林果资源,以蜜桃等林果业为媒,构建起生态与富民结合的循环产业链条,构建“兔沼果”“果菌肥”等林上林下经济生态循环模式,培植形成“果、兔、蜂、菌”四大产业。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禽、蔬、药、粮、菌等特色林下种植养殖产业,蒙阴长毛兔、肉食兔存栏万只,年加工兔毛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把果树残枝粉碎后种植香菇,年产菌棒万棒,出菇加工香菇酱系列产品,80%出口欧美市场。

据了解,全县果品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1%,每年老百姓的卖桃收入都在50亿元以上,实现既让山头绿、又让群众富。

生态立县:森林资源“量质”并重

为扩大森林资源“增量”,通过扩绿增绿厚植生态优势。蒙阴从上世纪80年代起,按照“山不露土、有土皆绿”的要求,开展“绿满蒙阴”国土绿化修复工程,每年新造林2万亩以上,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按照“山顶生态林,山腰经济林,山下环城(村)林”的模式,积极争取林业国家及省市项目资金,引入社会资本,拓宽融资渠道。借助临沂市森林生态效益横向补偿资金、市级林长补助资金,推行“政府买绿”和“社会造绿”相结合,探索“谁投入、谁受益”的荒山绿化开发机制,县域75%的荒山得到开发绿化,10多万亩跑肥、跑土、跑水的“三跑田”变成了增绿、增产、增收的“三增田”。境内的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8%以上,负氧离子含量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世界级天然氧吧”。

为提升森林资源“存量”,通过工程带动精准提质。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林草湿地项目自年起实施,共投入资金15.7亿元,其中蒙阴县涉及5.81亿元,占总投入的近四成。作为林草湿地类5个子项目之一,蒙阴县退化公益林修复与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投资近2亿元,通过开展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和退化林修复,提升森林质量面积6万余亩。同时,蒙阴县积极向上争取省市资金,开展省级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工程、市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市级林长责任区森林质量提升工程等森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全力保障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生态强县: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蒙阴样板”

作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山东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县域试点县,蒙阴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地理优势,不断拓展“两山”转化通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亮点纷呈。

围绕生态价值核算及生态补偿,开展县乡村三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发布县域GEP核算报告,年度全县GEP为亿元,实现了生态产品“可度量”。县乡村三级GEP核算结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基础依据。

围绕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建立生态产品金融赋能体系。通过推行“林长制+”模式,建立县乡村三级“绿色银行”,探索古树名木“生态贷”、森林资源“碳金融”,完成首笔森林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0万元、首笔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整村授信4万元,建成“两山”碳汇林。完成山东省首单民间林长森林碳汇价值保险万元,填补了我省森林碳汇保险在保障集体森林资源安全领域的业务空白,并成功申报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首创险种,森林碳汇保险创新成功纳入山东省财政奖补范围,打通了生态资源变资本的通道,为绿色发展赋能增效。

围绕生态产品产业化开发经营,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通过集中收储和规模开发生态资源,建立生态产品招商项目库,形成了“闲散土地利用、山水资源整合、沟域综合开发、生态文旅赋能”四种生态产品开发模式,为绿色发展赋能增效。

蒙山脚下的百泉峪村过去靠采矿为生,后来对矿坑采取回填栽树复绿、深坑蓄水形成水系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通过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成果、生态授信等模式,利用授贷的4万元,发展农家乐、乡村游,百姓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绿色饭”,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村集体年综合旅游收入多万元,实现了以“生态美”推动“共同富”。

作为激活蒙山旅游先行区的集中消费区,垛庄镇石马庄片区规划开发“山水蒙阴·萌乐世界”项目,在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升级优化本地林果业,将有效带动项目区及周边村余名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依托百年栗园独特林业资源优势,桃墟镇安康村开发“树上村庄”乡村民宿,“树上餐厅项目”授贷万元,逐渐成为了发展全域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实现“生态美”推动“共同富”的蒙阴经验。

一幕幕“两山”转化的缩影,构成这片绿色土地谋求共富发展出路的生动写照。在第二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蒙阴会议上,签约了16个蒙阴县“两山”转化项目,合同总投资额.3亿元,涵盖EOD生态模块、大健康产业、绿色新型建材等领域,对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具有很强的推动能力,是拓宽“两山”转化路径的有效载体。

蒙阴林业故事是我市美丽林业画卷的一个缩影,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吹响了全市奋斗前行的号角,全市林业工作将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绿色低碳优能求突破,以林长制为抓手,以建设绿色沂蒙、生态临沂为主线,全力推进科学绿化、森林质量提升、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扎实做好林地保护和森林防火工作,充分释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保障功能,讲好新桃花源记林业故事。

来源

琅琊新闻

编辑

李琳

审核

皮兴军

终审

宋国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