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原型在哪里此处山清水秀,处处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桃花源,到底在哪里?有的说这是作者的幻想和希望,不是实指某个具体的地方,也就是说,它是类似于海市蜃楼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应该说,这种观点也有一定的道理。

关于《桃花源记》的创作原型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   

苗族种植水稻、小米等谷物的时间非常早,传说是最早种植稻谷的民族。据《淮南子》所载:“神农播五谷,囚苗以为教。”说的是神农时期汉族先民为了播种五谷,曾经专门到苗族聚居地附近抓捕一些苗人来向他们请教种植技术。《论衡》载:“三苗之亡,五谷变种,鬼哭于效。”由此可知,尧舜禹时期苗族先民的战败和迁移,给当时中原地区的种植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苗族先民迁徙到武陵山区,将他们成熟的农耕技巧也带到了这里。这种情况在流传至今的铜仁苗族的巫师祭词中还有所反映。有一则祭词是这样描述苗族先民迁移后播种水稻的情景的:苗人过去的家园非常美丽,宽阔的田野无边无际,奔腾的河水无尾无头。后来他们战败了,翻过九十九座山,淌过九十九条河,分成十二支,聚聚散散来到了这里。他们一部分生活在山坡上,吹燃一个火种,燃烧一片火焰,大火熄灭之后,满山播上种子,然后收下微薄的粮食。受武陵山区地形条件的影响,山坡上的土地因水土流失而相对贫瘠,溪谷间的平坝地带则相对肥沃。

根据这样的地理特点,苗人通常在在山坡上开辟“畬田”,种植粟类、豆类、玉米等旱地作物;在谷底平地开垦水田,种作稻谷。在地势较低的“畬田”中,有时也种水稻。畬田地耕作往往会采取会上述祭词中所说的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方式。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中曾经这样描述当时武陵地区人们种植水稻的情况:“烧草下水稻种,草与稻并生,各七八寸,因悉芟去,下水灌之,草死独稻长,所谓火耕水耨。”

由于上述原因,苗人把土地分成两类,旱作的地方称“lut”,指的是土;水作业的地方叫“las”,指的是田。田主要是用来种稻谷。稻谷每年种一季。旱地的耕作与水田不一样,大块的坡地一般是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且要不断轮换着种植不同的作物种类。比如,小麦收割后,接着就栽上红苕,红苕挖完后,休息几个月,开春后种上玉米,玉米收获后闲置两三个月又种上小麦,小麦收割后栽上红苕,不断轮回栽种。虽则武陵山区的土地有肥瘠之分,但总体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却是非常优越的,因此这片苗疆不仅利于人的生存,也利于动植物的生长。这里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大小麦、高粱、燕麦、荞麦、花生、油菜、桑麻、烟草、茶、姜、五倍子等等。

采集渔猎

桃花源在山林深处,又有溪流通达,必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水产资源,由此可以推知,农耕之外,渔猎采集也应是桃源人的重要生产方式。

苗乡生态良好,区内山深林密,树木繁多,溪河穿行,鱼虾成群,林业和渔业资源极为丰富。长期以来,采集和渔猎也是苗民的重要生产方式。采集直至今日还是武陵山区苗民社会生产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而渔猎,尤其是渔业则是苗民自古以来的重要生产方式之一。据《思南府志》载:“苗人性凶勇,善奔逐,不惮渊谷,不畏猛毒,出入持刀负弩,农暇即以渔猎为事,得兽先祭鬼而后食。”

世代从事渔业,使得铜仁苗民具有极为丰富的捕鱼经验。他们捕鱼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网罩、板罾、拖白等法。网罩法即以网捕鱼,所用渔网通常是以猪血浆透并经过蒸煮的麻线织成的网面长宽约丈许的大网,今日苗民称这种网为古网。板罾法,即以板罾捕鱼。

板罾的制作方式如下:用四边系以大麻绳(或棕绳),四角绾成活扣,成为罾面;用一根丈余长的大竹竿,尾端系两节掏空的木节,呈十字形并系一根粗麻绳或棕绳;再用四根长丈许的小竹竿,一头植入木节,另一头插进罾面的活扣中,由竹竿的弹力撑开罾面,此为罾架。渔人择一河岸,将罾放入水中。三五分钟后,拉绳将罾扳出水面,停留罾面的鱼虾尽归罾底,捉拿无遗。拖白法,即以“拖白”捕鱼,所谓拖白,就是用两根竹竿做成状如筲箕的架子,再用麻网随形系紧,构成筲箕形状的网面。捕鱼时,由一个人执网放在浅滩上等候。两岸各一个人执横跨河面的长麻绳的端头(绳子中间系有十数束白木叶子),上下走动,木叶划动水面,小中鱼群惊慌逃窜,闯入安置在浅滩上的筲箕网而不得脱逃。

由此可见,苗民的农耕、采集、渔猎等主要社会生产方式都和桃花源中相关情形一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