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发现了桃花源记,当地村民穿着明

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在贵安新区马场镇鱼雅村的一座山下,有一处大山洞,当地人称大花洞。传说早年有当地村民为了躲避山匪,在里面修建了防御工事及房屋,山匪来时,村民们便躲进山洞,在里面生活,等山匪离开后,再出来种地。时至今日,还能在里面看到陶罐、瓷碗的碎片以及人类活动过的痕迹。

这里的人还穿着明朝的服饰,就像是《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一样,他们过着隐居的生活,虽然他们还保留着一直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但是明显可以看到他们依旧没能逃过现代化的“侵袭”,坐在沙发上的老人身后也贴着对联。

在鱼雅村,95%以上的村民都是汉族,他们不是明朝后人,却受周围屯堡文化的影响,穿明朝服饰,跳屯堡地戏,一直传唱至今,成为独特的地方文化。时至今日,村中依然保留着一个地戏班,祖辈从屯堡人那里学习传唱这种古老的戏剧,传颂流传几百年,一直到今天。

头蒙青巾,腰围战裙,戴面具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兵器,随口而唱,应声而舞。鼓点响起,一人领唱,众人伴和,雄浑粗犷,古朴刚健。在且战且歌且舞中,仿佛大明帝国的雄壮威武与气势恢宏,在他们的戏中一一复活。

魏松柏说,他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跳地戏,当时是喜欢于是就学着跳,至今已跳了60多年,这一辈子已跳过好几个角色。这里的洞口几百年来都一直有人居住

在村民的带领下,我们顺着村中通往山上的田间小路,穿过一大片已经种满秧苗的稻田,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地势变得越发的狭窄,顺着山脚的小路一路爬上去。“到了。”伴着村民们的声音,我们一转弯,抬头,便发现已经到了洞口的下方

顺着洞口进入洞内,发现顺着砖墙的后面,还有一道厚约一米多的石头砌成的墙。借助手电筒的光,可以看到石墙背后还有一道非常倾斜的石台阶,只能容半只脚踏踩。顺着石台阶爬上去,上面有一个约一人高的平台,站在上面,正好对着的是砖墙上的五个孔。通过那五个孔,可以把洞外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进入洞内,里面一片漆黑,在电筒的照亮下,记者才发现洞内的空间非常大。地面有一百多平方米的空地,洞高约七八米,与贵州其它洞穴一样,也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溶洞。洞内四周的岩壁上到处都是石笋和石钟乳,姿式各异、形态万千。在洞的右侧外,还有一根犹如从天而降的石柱,被村民们称为“定海神针”,视为镇洞之宝。

洞内的温度与外面形成鲜明对比,非常凉爽,空气湿润,流通性非常好。洞内地面上到处是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石块,散落在洞内各处。再往下走就没有台阶,也没有石块,脚下踩着的是一大堆长期被冲刷堆积形成的泥土堆,软软的,下面还有一股水流,还能听到“哗哗”的流水声。据去过山洞最里面的村民介绍,里面全都是堆积的淤泥,大约五六百米就到洞的尽头。

“望哨坡”的位置也非常好,可以看到整个村及周边的情况。当时“望哨坡”的山顶上竖着一面旗子,村民们平时在自家田地里干农活各自生活,当看到“望哨坡”上的旗子倒下时,就说明有山匪来犯,村民们就立即收拾东西到大花洞躲避,在里面生火做饭吃,待山匪离开后,他们再从洞中出来继续耕作生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