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里,藏着你自己的抉择

晋太元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缘溪行,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这是高中课本里的一篇文言文。读来朗朗上口的文言,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之手。

读过的都知道,陶渊明用艺术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剥削。自食其力,人人怡然自乐的社会。

也可以说是作者或广大劳动者的一种愿景。这是课本里教给我们的知识,是“标准答案”。

其实除了上述说法以外,还有很多人持不同的观点。

渔夫食言的争议。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里面的人,告诉不要和外面的人讲。可农夫并没有信守诺言。而是做好标记,并对外人谈起。让更多的人知道桃花源记的存在。有的人说,渔夫就是一个忘恩负义之辈。一个渔夫。饥寒交迫的来到桃花源。里面的的好酒好肉的款待。只是让你不要说出去,这样一个小小的请求。都没有满足。漏了口舌之风。不应该原谅。

也有人说,渔人毕竟受尽过外面的苦难,想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也算是情有可原。渔人的做法,更符合平民百姓的做法。况且在当时的社会,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不然陶渊明也不会有这样的想象。去营造一个美好的桃花源。

文中官僚的看法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绝大多数人,都不愿相信相信渔人所说。和现在的我们一样,强调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说法。尽管文中没有描述,我们也应该能够想象。渔人的所见所闻。就是无稽之谈。在没人愿意相信的时候,渔人只能自说自话。因为他自己真的坚信。自己真的找到了这样的一个世外桃源。

只有刘子骥一人。愿意相信。并欣然前往,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渔人很是高兴。带着刘子骥四处寻觅桃花源的入口。找了很久很久,直到刘子毅去世。也没能找到,自己曾去过的那片桃花源,刘子骥临终前,大概会觉得渔人骗了自己罢。

你自己的抉择

可能刘子骥病终以后,渔人也会怀疑自己。自己究竟是去过这片世外圣地,还是做了一场黄粱梦呢?

生于现代的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篇虚构出来的文艺作品,并没有实际的桃花源。我们的认知告诉我们,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值得去争议,也不值得去探索。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当我们当渔人面对桃花源的告诫时,你会如何抉择?是做一个信守承诺的人?还是做一个能让自己获得好生活但食言的人?

当别人说了一件似有似无的事情时?你是应该选择相信呢?还是不相信呢?这里最实际的例子就是投资。当一个合伙人介绍了一个尚未成型的项目,一件还未完成的事。刘子骥未寻到桃花源,现实中的我们做的事情也会失败。这样艰难的决定,该如何抉择?

还有渔人的苦恼。当没有人相信你说的话时。你是否应该坚持自己的态度。继续相信自己。面对别人的质疑和嘲讽,又该如何决断?

其实,这看似艰难的抉择背后。都藏着你自己的影子。不管如何选择,都是你自己的决定,就算是失败,痛苦。无人理解。你坚持或是放弃。都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拥有自己的选择权。本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样看来

桃花源其实哪也不在,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

那么你的桃花源呢?

原创不易,点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