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是作家幽居在衡山的亲历而作,任何架

拥有中国文化符号之称的陶渊明,是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创作的那个美好桃花源,真实地反映了衡山龙隐港的历史和地理:生态优美的旖旎风光而形成的自然美,农民完美的淳朴善良而组合的人性美,高士凄美的自由洒脱而构建的幽居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睦、名士与农民的和好,就诞生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人间天国,歌颂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没有官府和民间一切邪恶势力的贪黑黄赌毒、坑蒙拐骗偷,这里的人民不必为权利勾心斗角去杀人放火,无需为私欲巧取豪夺去伤天害理,怡然自乐地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陶和刘子骥在此与农民打成一片,当然他们都是惺惺相惜的逃难人,共同生活在无官府奴役、假恶丑都不存在的乐土。

魏晋是历史上大动荡、大混乱、大屠杀、大苦难时代。凶暴的统治阶级内部为争权夺利而丧心病狂,众多名士不敢议论朝政,故立于危世、命如纸薄。他们只好遁逸避祸、修道访仙、寄情山水、纵酒呤啸,陶刘也经受了惊心动魄的险遭清算的危机,故远遁到衡山幽居,陶把他俩寻找隐居仙境的过程和幽居亲历创作成《桃花源记并诗》。因迫于险恶政治牵连和构思出难解的奇文,才在文中采用了当时流行的搜神故事,使真实的美好社会以文传世。因在《搜》和《桃》中处处设谜,故后人一直是望洋兴叹而无法确认其在何处。陶和桃花源名震天下,而诞生桃花源的衡山因幽蔽一直无人问津默默无闻。可因谬解而把桃花源冒认在武陵却名声大震,致使由文演绎出的各种传说、诗画都错向武陵。由于与文等各要素不能检验,故武陵等假冒桃源都遭到质疑和责难与否定。

以前要破解这千古之谜简直是毫无头绪、无从下手,因发现不出桃花源的历史遗迹,各种谎言就应运而生并持续至今,其错误已积重难返。因世人像无头苍蝇——瞎撞,朝着错误的方向一路狂奔不断碰壁,以致在千百年间谬误流布已根深叶茂。其主因一是犯有主观主义错误,既不顾客观事实和实际,抓住文中某个词语和某段情节当事实真相,事情都没综合考证出个子丑寅卯,就主观地武断地下结论。二是犯有教条主义,古人对桃花源的误解和对某地赞美像桃花源,被记载在书本里,那明显是自我臆测不符《桃》文本意,仍然把主观感觉拿来当证据。这样就闹出了主客观不兼容的大笑话,且各地的谎言层出不穷,最可悲的就是他们自我感觉自我陶醉地把盲人摸象的谬论当真理。

古人的大多数文章都明白如画,从文字表面解读就能掌握。如《岳阳楼记》的岳阳楼就不可能会有别的喻意,因政通人和时的文章无需隐瞒事实潜伏真相。与此相反,桃花源就不允许犯顾名思义的低级错误,绝无武陵人和赢秦需验明正身之理,恰恰相反都是冒名顶替的。从古代到近几十年,所有寻找桃花源的都进入了不能自拔的陷阱,因不能正确地理解词语在文中的确切含义,只能作出违背常识的谬解,抛弃其精髓就是食古不化的后果,惯于用无数谎言来圆一个谬论。稍有历史常识的都知魏晋是个极为黑暗的时代,《桃》文中的刘就面临着桓玄被诛的政治牵连,而陶同样受到高压,当威胁正降临时,还能向外人讲真话吗?何况陶还要创作成奇文呢!《桃》根本不是像《岳》那样的普通名文,而是篇稀世奇文、隐文、谜文,故所有断章取义者都不能掌握其本质。

凡是依武陵或其他什么来证明桃花源的,都是彻头彻尾的无知篡改。武陵人与武陵这些地名互不相干毫无牵连,不能被隐士之奇文制造的表象蒙蔽。证明一篇文章的诞生地是要有历史遗迹作证的,而武陵等地方因无形成桃花源的历史和地理与人文等条件,不存在有桃源的最原始最直接的客观证据链,主观臆测的所谓证据绝不可信。后人据此作了背叛常识的误解而作的文献、诗文、石碑等,都只不过是自我判断的有感而发,与证明桃源的证据是天壤之别。一万个间接的主观证据抵不上一个直接的客观证据。从《搜》里卷一两段记载到《桃》中隐藏的刘衡山采药真相,如此一显一隐,就该明白了桃花源的确是幽蔽在衡山,且所有环环相扣的证据链都在此,更与所有要素和基本常识天衣无缝。本文有众多理由证明武陵人就是有钱有闲并把钱送给穷人、我为人人奉献大爱之渔隐名士的刘,而照本宣科者却无一道理说明武陵人是真武陵之地的渔人,陶无任何理由去描写与他无关、忙于生计收入微薄的普通平凡的真武陵人。

从《桃》中谁也读不懂陶、刘是幽居在桃花源的主角,桃花源千古未解之谜就难以揭开,故无此二人的文献记载和遗址留存这些决定性证据,就要断了自称桃花源来混淆视听、欺骗世人的歪念头。陶刘都是魏晋末知名人士,都上了《世说新语》、《晋书》、《宋书》,皆为名门望族、出身不凡,一个是诗文名世、一个是德行感人,一个是政界名士、一个是渔隐名士。如对魏晋名士受迫害避祸寻仙到桃花源追求自由美好的生活视而不见,就根本无资格谈论桃花源。哪怕你铺天盖地做欺骗广告,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信了你的邪,乃至上了你不折不扣之弥天大谎的当,一旦知道了你鱼目混珠的真相,就会遭到万分鄙夷。

桃花源不仅仅是桃源人的和谐美好的安乐窝,同时也是陶、刘俩位名士向外发现了自然美,同时感受到了底层农民的人性美;向内努力奋发冲破罗网追求个体的自由美,同时深化创作了哲学文学上的精神美的理想乐国。在这里拥有着人世间所有最理想境界的最真最善最美,这就是桃花源经久不衰传芳万古的永恒魅力。这样一个无比美好的理想社会深深地吸引了人们,无不把桃花源作为最先进的人类文明社会制度加以崇拜和向往,各朝各代的官宦名流、诗人画家等无不热情洋溢、文思奔放的歌之咏之,从而对后世在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陶渊明凭借着桃花源就站在了封建时代文化的最高峰,无人能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2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