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相映红,探讨古人桃花情结的历

每一种花都被赋予了其独有的花语,桃花就常常被用来赞扬女子美丽的容颜。而这种花语则主要起源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其中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流传甚广。随着诗句越来越被广大文人所熟知,“人面桃花”也渐渐地作为成语被人们引用。

此后的多位文人在作品中借用了“人面桃花”的喻象,唐代的孟棨将该故事编入《本事诗》中,并加以润色,“人面桃花”的典故,也随着一代代的演变从最初的美人寓意之外,也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一、人面桃花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人面桃花”这个词语最初的起源毫无疑问源自崔护的诗句,但桃花与美丽女子的结合却是早就出现在历史里了。

1.崔护诗句中的偶遇

《题都城南庄》一诗的创作背景并不清楚,后人也多依据《本事诗·情感》诗中的记载。崔护在长安参加科试落榜后,在长安偶遇了一位美丽女子。院里的桃树开满了红艳的桃花,少女伫立在桃树下与诗人深深的对视,桃花与少女的容颜互相映衬,愈发显得人美花艳。

次年,崔护再次来到此地寻找女子,院子中却少了那抹清丽的靓影,只剩桃花依旧在春风中含笑怒放。这番情景颇有些物是人非的味道,初次的邂逅成为永远的离别,故地重游却无法见到心中魂牵梦萦的身影。

遗憾的感情往往更加容易引起共鸣,但并不妨碍人们希望所有故事都有好结局的心愿。因此孟棨在《本事诗》中赋予了该故事完美的结局。

在这个版本中,崔护第一次与女子见面时便一见钟情,次年崔护再次到来后却得到女子因思念成疾,于前几日刚刚去世。伤心的崔护抱着女子的尸体深情呼唤,女子起死回生,两人便结为了夫妻。

故事一旦被赋予了传奇色彩,在民间便有了流传下去的基本条件,“人面桃花”便是在传奇故事的影响下被文人运用。

2.更早的桃花女子的故事

崔护诗中的女子与春天的桃花互相映衬,显得娇艳动人,其实用桃花衬托女子的作品在更早的时候就出现了。

《诗经·桃夭》中就用“桃之夭夭”作为每句诗的开头。在美丽而又繁茂的桃花中,女子与丈夫成立了家室,生下了子嗣,过上了和睦温馨的家庭生活。

春秋时期的息夫人容颜绝代,目如秋水,被称为“桃花夫人”,一种说法是她的脸型似桃花,另一种说法是息夫人出生的时候虽未到桃花的季节,所有的桃花却因她的出生而盛开。

虽然史书中并未直接记载桃花夫人的长相如何,但《左传·庄公十四年》和《列女传·卷之四》中都记载了楚王伐息,将息夫人纳入后宫的事迹,可见息夫人也一定是容貌出众之人。

从唐代之前的故事中也可以看出,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把桃花和女子关联在了一起,用两者的美丽来起到掩映生姿的效果。

二、从“桃花”到“人面桃花”,寓意演变

桃花除了用来代指女子的容颜,还象征着对爱情的渴望,现代人常常用“桃花运”来形容一个人的情感运势。同时桃花也象征着希望的种子,“桃李满天下”就以桃树和李树来表达推荐或者培养的人才极多。

1.桃花代表着文人心中最真实的愿景

桃花和大多数的花一样盛开于春天,其最基础的含义便是代指春天。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是描绘了时值春意将近,已近初夏的时候。

白居易巧妙地把桃花与时间挂钩,用桃花表达自己从叹息春天已逝的愁绪到发现桃花春景的惊喜。内心的感叹与释然,在诗句中毫无保留地宣泄而出。

晋代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为我国文学史留下了一个乌托邦的世界。他以“武陵人”的视角,通过探寻桃花的源头,构建了一个人人向往的淳朴世界。

结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可以得知,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着济世救民的远大志向,但可惜生不逢时,身处乱世。腐朽的朝廷加上濒临崩溃的国家,使他自身的高洁情操与黑暗的现实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以致于不得不归隐田园。

桃花就代表了陶渊明内心希望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景。明代的唐寅的《桃花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唐伯虎在遭受科场舞弊案牵连后,看清了功名富贵的虚幻。在长期的生活磨炼中,心中升起了归隐桃花坞的意愿,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2.从女子容貌到男女邂逅钟情,“人面桃花”的寓意延伸

“人面桃花”一词最基础的意思是指女子容貌和桃花相辉映,但由于故事的本身带有传奇色彩,因此后人一般会用“人面桃花”来形容男女邂逅之后互相钟情的情愫,或者表达作者对旧事的追念。

从宋代柳永的《满朝欢·花隔铜壶》到元代刘时中的《朝天子·邸万户席上》,再到明代汪凌的《春芜记·邂逅》,都并非仅仅是用“人面桃花”比作女子。

柳永作品中的“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汪凌作品中的“看残英缀旧枝,弱柳抟轻絮。人面桃花几度空相对”和刘时中的“杨柳宫眉,人面桃花,是平生未了缘”都是用人面桃花表达无法与意中人相逢、执手共度余生的遗憾。

“人面桃花”仅从崔护的诗中来看是对不能再见“桃花女子”的遗憾之作,经过《本事诗》的收编和创作,加上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古诗词中用到“人面桃花”的作品很多,但无疑都是用了以乐写悲的手法。

把女子与桃花放在一起描写,本来是一副美好而又纯净的画面。但似乎所有的作者都是通过对男女初次邂逅的爱意,来表达对当下处境的哀怨,对曾经经历的回忆和追念。

自身无法与意中人相见的幽怨和“人面桃花”故事相对比,更加衬托出作者内心的遗憾和惋惜。

3.人面桃花故事的再创作

自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及“人面桃花”故事记载进《本事诗》后,故事就基本定型。宋元时期的话本或者戏文都对原型故事做出一定的改编或者拓展。

有的作品如《桃花人面》则是只是更加详细地阐述了原本的故事,完全遵循了原型故事的规模。另一类如《题门记》、《桃花记》则是仅仅保持了最基本的故事框架,抛弃了《本事诗》中的“郊外借水”桥段,只保留了“门上题诗”等关键过程,着重讲述崔护和女子之间巧遇、相识、定情、意外、团圆的过程,虚构成分大大增多。

第三种如《金琬钗》则是几乎重新构建了一个新的故事,只是整体脉络上是围绕崔护的故事而创作。这类故事比较接近现代长篇小说,在叙事上填入了更多的故事。

也正是如此多的作品对桃花故事的再创作,才让人面对桃花故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高雅”到“民俗”的转化。“雅俗共赏”是作品和故事得以广泛流传的最基本特征,随着文本题材的增多,“人面桃花”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也被不断完善。

三、“桃花”和“人面桃花”本质上表现了古人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人面桃花”是形容女子的词语,也有不少人把桃花比作女子的诗作。元代赵孟的《东城》中就有诗句“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用桃花比作着粉红色衣裳的妙龄女子,来表达对春色的喜爱,纳兰性德《采桑子》中的“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也把桃花拟人化了,娇羞姿态跃然纸上。不管是把桃花比作女子,或者把用桃花映衬女子的容貌,都是赋予了桃花更加丰满的寓意。

古代文人百姓在封建社会的框架下,对于爱情的自主权非常有限,男女之间的婚姻绝大多数是通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因此邂逅生情、互相仰慕、遭遇磨难、最终团圆的故事才得以流传,被古人所喜欢。归根结底,“人面桃花”故事背后展现的是古人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结语

桃花本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通植物,经过和历史人物的不断牵连,被文人无数次的引用,便被赋予了其独有的寓意。

每部带有“桃花”的作品都有着作者最独有的感情,正如李白《山中问答》中的“桃花流水悄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桃花源虽然人人向往,但却并非在人世间,这样桃花随溪水自然远去的景象也是一幅完美的画卷。

人面桃花的典故在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为古人心中留下了一颗种子,启蒙了古人对爱情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1、陶渊明《桃花源记》

2、唐伯虎《桃花庵》

3、孟棨《本事诗·情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4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