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寻春不见春,春在枝头已十分,唐代

有人说,人生最美妙的状态莫过于:

不期而遇;不言而喻;如约而至;来日可期!

世间很多事,都是如此,当你苦苦追寻时,它却不见其踪迹,然后它又会在不经意间给你一个惊喜,与你不期而遇。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年),白居易被贬江州,任司马。

“司马”是个闲职,薪水不多,政务也不多,于是白居易就在庐山香炉峰下,建了一处草堂居住。

暮春时节,白居易与一众友人、禅师同游庐山“三大名寺”大林寺。

在人迹罕至的大林峰上,一切物候、植被所呈现出的景貌与山下全然不同,山下已经是“人间四月芳菲尽”,而山上却才是“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感慨大林寺的风光“恍然若别造一世界”,后又惊喜地发现,原来他追寻的春天,转到了大林寺中,正可谓“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在大林寺中,与他所寻的春天不期而遇了。

尽日寻春不见春,春在枝头已十分。

早在白居易之前多年的武周时期,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有位八拜之交,名为刘志略。

刘志略的姑姑是一位女尼,相传,曾向六祖慧能大师问经取义。

这位法号“无尽藏”的女尼,用禅意十足的禅诗,为我们讲述了另一个“寻春”、且与春天不期而遇的故事: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踏遍群山峻岭,苦苦寻春,却始终不见春的踪迹。

待到满怀惆怅,空手而归时,下意识地随手捻了下梅花,放在鼻尖闻了闻;

倏然间发现,原来自己四处寻觅的春天,就绽放在眼前的枝头上,而且早已开得十分繁盛了。”

与白居易的“寻春”不同,女尼“无尽藏”的这篇《嗅梅》,是借“寻春”喻“悟道”的一首悟道禅诗,收录在《禅诗》三百首高僧篇中。

禅宗说法布道,常常是通过言行或某个具体事物,将教义融入其中进行暗示,这就叫做“禅机”,《嗅梅》正是通过“寻春”来阐述禅宗里“触事而发”的禅悟。

禅宗中讲究一种“悟”,这种“悟”是“曲折而明”的,是从理性到心性,乃至由某一件事触发而开启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像宋代禅师提出的三重境界一样: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对于禅的本体是苦苦追寻而未得,凡目之所及,皆为客观事物的本体;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这个境界中,用一种似懂非懂、似悟非悟的状态摸索、探寻,了解到了事物的本质是“缘起性空”因缘和合之下的产物,是某个事物,又非某个事物。

所以,这个过程中,更需要用宁静的心来聆听、凝视、悟道,才能感悟禅的其中奥妙。

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朝顿悟之后,明白了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也理解了“空”的深意,通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直显心性,事物还是那个事物,而观察这个事物的“心”已经能够洞察一切。

为了禅悟,苦苦修行“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而终有一天会突然顿悟,从而发现,“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那株“道”的“梅花”一直就在那里。

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勤奋、努力地工作,一路奔波,常会感到生活压抑,缺少幸福感。

步履匆匆间,一切美好的景致都被忽视;身处花丛之中,也闻不到四溢的芳香。

如果适当地放慢脚步,把视野放得更开阔点,把心情放得更轻松一些,或许就会惊喜地发现,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就在我们身边。

禅机哲理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慧海和尚闷闷不乐地独坐在寺院门口,师父见此状,并未询问劝导,而是微笑地带着慧海走出寺门。

寺院所处的山中,正是一派春光明媚的美景:春草萌生,树木吐芽,桃李争艳,小溪潺潺........

慧海和尚看着这番美景,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偷眼看向师父,却见师父只是安详地在小坡上打坐。

许久之后,师父仍不言语,做了个手势,便带着慧海回到了寺里。

刚进入寺院,师父便关闭了寺门,把慧海关在了寺院外面,自己便离开了,不知师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慧海,只得在寺门外坐下,等待师父有何动作。

天色渐暗,山中笼罩起了雾气,原本的景色都变得昏暗,连鸟叫声、水流声都似乎都不再明朗。

守在寺门外的慧海听到开门声,随即又听到师父叫自己,并问他:

“外面怎样了?”

“全都黑了。”

“还有什么吗?”

“什么也没有了。”

“不,外边的清风、山花、流水......一切都在。”

此时,慧海和尚顿悟,明白了师父的苦心。

因为沉浸在自己的烦恼郁闷之中,身边那些原本美好的春光都被自己忽略了。

漆黑的夜色,正如慧海被烦闷遮蔽的双眼,将白天的美景全部遮盖。

其实,绚烂春日,清风溪潺一直就在那里,只是自己对此完全视若无睹罢了。

宋代释绍昙禅师说: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如果我们心中,总是装满各种各样纷杂繁乱的想法,自然是嗅不到近在鼻尖的花香的。

看清楚所焦虑和恐惧的事物的本质,冷静地分析它们是否会真的发生,看清楚它是否只是自己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而形成的想象,然后让自己渐渐平静下来,正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

佛语中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只有当平静之后,才能更好地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才能有更客观冷静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也只有当平静之后,心绪不再繁乱,才能去除蒙在心中的那层阴影,真正体会到“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也许这时会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所追寻的美好一直在。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记得看到过一个问题,大意是“你有没有在某一刻,突然明白一个道理?”

虽然每个人的回答不尽相同,但大部分人都有过如此的经历:

一件事、一个问题,可能百思不得其解,始终想不明白其中要义,而经由某件事的触发,在某个瞬间突然悟出“原来如此”,大有一番“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

这个过程就像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三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但是,没有任何事情是一蹴而就的,在最终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之前,必先经历过前两个痛苦、折磨的探寻过程。

无论是这个“道”是参禅,还是求学、求知,所有的“顿悟”都应该是建立在不断努力、探求、修炼的基础上的,“芒鞋踏破岭头云”的这种刻意追寻是一个必要的准备,只有经历了“量”的积累,最终才能实现“春在枝头已十分”质变的美好体验。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华严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着,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

佛法所证悟的,原来人人都具备,无需外求,本自无缺,可是究竟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得到呢?

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获得幸福的能力,而很多时候,却处在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知足的状态里。

杜牧在《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里说:“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很多时候,我们所寻找的幸福,就像长在眼睛前面的睫毛一样,就在我们眼前,可我们却不能看见。

我们早已习惯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认为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总是习惯计较自己的付出,却很少真正从内心正视他人对我们的好,更不要说心怀感恩地去珍惜了。

我们喜欢拿自己没有的和别人所拥有的进行比较,却将自己所拥有的归为理所当然,然后让自己无形中增加了不幸福的失落感,同时更让自己渐渐迷失了“遇见幸福”的方向。

然而,殊不知,那些被自己忽视的、拥有的一切,也许正是他人所羡慕渴望的事物。

其实,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并非遥不可及,如果我们回过头,看看自己所拥有的,再甩甩头,抛下我们所计较的,可能豁然发现“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宋金时期文学家元好问在《答俊书记学诗》中解释了禅与诗的关系“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诗词,对于参禅之人来说,起到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

女尼无尽藏的《嗅梅》悟道诗,以“寻春”为禅机,为我们阐释了丰富的哲学意蕴。

正可谓“有意者抬眼可见,无缘者千里难寻”。

很多时候,我们苦苦追求的东西,可能就在我们的身边,然后我们尚未开悟的“愚昧”,往往让我们舍近求远。

尽管“佛距此不远”,“道就在身边”,可是如果没有踏破草鞋的苦寻过程,不经过一番痛苦折磨的历练,也实在很难发现自己家中梅花的芳香。

期待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人生中,感受到“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的喜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4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