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

专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注释

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指花凋谢了。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刚刚。长恨:常常惋惜。春归:春天回去了。觅:寻找。不知:岂料,想不到。转:反。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四月。白居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年四十六。

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感慨。这种沧桑的感慨,也自然地融入了这首小诗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赏析

此诗是白居易被黜出京,时任江州司马时,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的一首纪游诗,口占而成,自然不失理趣,流利中仍觉奇警。

诗人首二句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首先拉开对比,将“山寺”单独提出,仿佛独立于“人间”之外。时至孟夏四月,除大林寺以外的平常地方,早已暑气蒸腾,难见春踪。“芳菲”泛指众花,或指代阳春之景,一个“尽”字揭过去,众花都已过了花期,本是寻常事,然其后描述了庐山之巅的大林寺情况: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时节却未料想大林寺里还有别样一番春景,桃花才刚刚灼然盛放。“始盛开”与“芳菲尽”相对,“始”字强调山寺桃花花期之晚,与前句之“尽”形成鲜明对比。且说“盛开”,可见花势之好。这两句似乎起笔寻常,但对比之下,很有意趣。作者不但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地点,还特意将“人间”和“山寺”二地提到句首,以示强调,无论“芳菲尽”还是桃花盛放既是写花,更是为突出表现二者的不同。“人间”是寻常境地,与山巅山寺相比,更是指平地聚落。而“山寺”既不似人间,便是白居易自云:“恍然别造一世界者”,更若在人间之外。短短两句,也无如何修饰,自然流出,已见波澜,“平”“奇”俱出。

后两句说:“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写景之后,直接抒发感慨,但把春日表现得活泼顽皮,甚至细味之,充满童心。一年春光毕竟十分有限,诗人常常遗憾春去无踪,苦无觅处,再见便又是一岁蹉跎。诗人此时被贬为江洲司马,年已四十又六,自然更加珍惜阳春美景。而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又岂是人力可及?可却惊喜地发现,“不知转入此中来”,原是春天反身躲入此寺中了啊。我们今天知道,物候之差除南北之别外,还有地势不同,海拔高低影响气温,从而造成一地景观各异。其实,乐天同样深谙此理。白氏诗集中就此次游庐山,憩峰顶,到访大林寺的所见所感有一段原序载曰:“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山高地深,时节晚觉,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侯与平地聚落不同”。

整首诗都是为“山高地深,时节晚觉”所发的阐释,但结合诗人当年仕途不顺的失意心情,和“长恨春归无觅处”时日渐短的惜时之慨,这份意外的惊喜其实也是相当复杂而意味深长的。贬官江州给乐天的打击是沉重的,正如他说“行在独善,志在兼济”,此前是他力求兼济而不得,被贬江州时,曾有诗记:“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除(尽)是非心”,于是此后他便独善其身,转求佛道。《大林寺桃花》面上是偶遇梦幻般桃源境,又逢一春的讶异欣喜,再向下,深藏着乐天的无奈和新的体悟。序中慨叹:“(大林寺)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殆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此一段同样引人深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