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身边变化享美好生活桃花岛上的乡村振兴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s://m.39.net/baidianfeng/qwzj/

「本文来源:鲁中晨报」

初遇沂源县桃花岛,高高的马头墙,是吴冠中笔下的烟雨江南,杂花生树,落英缤纷,化作魏晋的风骨,一如淡如青绿的哀伤。

日落时分,沿着古朴的老路,我们来到了沂源县刘家坡村,这里有斑驳的石墙,倾颓的老屋,刚刚长出叶子的老树,还有熟悉的乡音乡情。

石头里的故乡,祖祖辈辈落根生长的地方,祖屋仓舍,历经百年沧桑居住历史的乡村院落,在不足平米的石头房舍里,凝固了乡人刘世彩家族三代30多口人共同生活的温暖记忆。这个院落里,出生,长大,变老,离开……夕阳中的旧舍残破而沧桑,却依旧挺立,每一片石瓦仿佛都浸染和诉说了“家”的情思。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袅袅炊烟在古老的文字里飞升,走过青青的草丛,洒满星空的旷野,打开窗牖,蟋蟀在耳畔的低吟浅唱,扰乱了心中平静的旋律,岁寒深冬,农人回到自己的屋子里住,补墙熏鼠,迎接新岁,诗经泛黄的文字在如今看来依然鲜活。

“祖屋苍舍”石头与玻璃建材的巧妙结合、庭院植景的美学呈现、色调的艺术搭配,是具有原始乡村风味的百年北方院落,这片院落里有祖辈的的足迹,也有现代人不停的追寻求索。阳光房中的梧桐,砌在围墙中探出枝丫的洋槐,洋洋洒洒的儿时记忆一一重现,诉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燕语呢喃,柔嫩鲜妍的风光,燕喃蓝舍采用粗狂的石材、手抹灰的墙面、随意的线条,在这北方天地中造就了别样的地中海风情建筑,身处此间,沐浴阳光,,墙上的复古花瓶,乡村画框,门前白色的丁香花结出了郁人的芳香,慢悠悠的时光于此停留。你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梁间的燕语呢喃,炊烟袅袅,寻斑斓的人生之梦。

三生书院以现代建筑语言回应文人雅士的精神特质,抛却世俗纷扰与案牍劳形。一两个人,一间小院,无丝竹乱耳,古朴出自然,倚在能望见天空的落地窗旁,打开泛黄的书页,摘一盏飘摇的烛火,去书中,找寻行路中一处清喜的水泽。采一枝杨柳,等一场霏霏的雨雪,涉水而过。越过四时,在文字里与古老的记忆相遇。和着石墙青瓦,和着梧桐山楂,触摸每一个日出和黎明,寻觅父辈们的熟悉身影。

如今,桃花岛“艺术活化乡村”项目已经初见雏形,极具乡村特色的民宿,世界艺术大师的创新作品等一系列带有乡村特色的艺术佳作陆续落户桃花岛。

桃花岛的乡村振兴模式不仅有文化振兴,还有产业振兴在里面,此番桃源之行,让我们欣赏了多方位融合的艺术大作。

不论是煦丽晴日芳径独踱,还是绵绵秋雨夜里听风,桃花岛中的一草一木,在一层朝晖一层凉意的裹挟下,再次静默生长。

我们不曾停下的求索与追寻,也未曾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止步,亦如书院门前撒下的那一把麦子,静默中生长,今已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讲述人:任百惠(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波整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9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