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天暖回春,又到了百花争艳的时节,读桃花诗,交桃花运。
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说起桃花诗,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是啊,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珍惜眼前人。
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初读这首诗的时候,倍觉亲切,小时候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礼佛的日子,在我们那一般会去山里的寺庙里敬香,在山寺的后山上有大片的桃花林,桃花盛开,大群的少男少女嬉戏打闹,好不热闹。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二)
作者:苏轼(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是啊,桃花盛开的日子,万物复苏,鱼儿摆脱了冬日的严寒,也是在春天的活泼耸动,万物表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多么和谐的景象啊。
桃源行(节选)
作者:王维(唐)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只要有桃花,那一定会有桃花源,五柳先生笔下武陵人的世外桃源,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国,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唐代: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以静写动,以欢快衬托孤独,欲抑先扬,这是中国诗人笔下常用的写作手法。是啊,看着这多么美好的景观,却要在数天之后,惨落,怎的不叫人伤心难过呢?想起我的处境,更觉得同病相怜。
山中问答
作者:李白(唐)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桃花诗,怎能少了诗仙李白,李白笔下的桃花诗,随意,安适,像是一个素衣粉黛的少女,翩翩然,飘逸灵动。
桃花溪
作者:张旭(唐)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渔船,桃花,小溪简直是绝配,只要把这三个词堆叠在一起,不自然的就会想起桃花源,桃花源在中国人心中简直根深蒂固,已经是一种文化,一种一种精神寄托,历代歌咏桃花的不胜其数,大多是描绘心中的理想国——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