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桃花 >> 桃花价值 >> 桃花坞版画的改变

桃花坞版画的改变

  我们现在所认为的桃花坞版画是指苏州桃花坞地区手工作坊里制作的一种单幅木版年画。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末,苏州桃花坞制作的版画类印刷物以年画为主,内容基本上分为人物故事、历史战争、美好期望、秀丽风光等几类。

  十八世纪中叶,桃花坞版画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是版画的尺寸变大,纵向90-厘米,横向50-55厘米,都是版画中比较少见的大版型。第二是技法手段更加丰富,有一次墨印、浓淡二次墨印等。这样丰富的画面令人耳目一新。以作品《姑苏万年桥》为例,万年桥位于苏州城外,无论从建造流程还是建筑规模上来看,在当时都是“超级工程”。这样的庞然大物自然会引起画家们的注意。

《姑苏万年桥》以全景式的方式展现了万年桥自城内向城外延伸的场景,河中舟船各有特点,人物如豆、服饰各异,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件晚于《清明上河图》六百余年的民间版画,或許在场景表达的技巧和人物形象的选取上略显逊色,然而它所采用的写实主义手法并不同于六百年前的传统手法。

  桃花坞版画的写实手法是受到了西方绘画透视法则的影响。与中国传统山水画不同,以严谨科学为依据的透视法,在理论上对画面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所有被描绘的物体按照以消失点为集中点的规则,将建筑物地面上与画面形成直角的线缩短变形,并以视平线为参照,完全调动画面中的线条根据不同的观察角度形成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等多种透视形式。在《姑苏万年桥》中可以看到透视线十分准确,纵深感强烈。

  其次,桃花坞版画所受到的西方绘画的另一个影响是明暗方法的运用。明暗法要求画家不单要在一张平面的画纸上画出有三维空间感觉的立体效果,而且还要能表现出客观物像因光源方向的不同而形成的不一样的投影。在《姑苏万年桥》中有十分明确的光源与投影,特别是在大的建筑物上,如宫舍厅堂。画家还会在各式建筑物内侧画上深色来表现暗部,又根据光线来源推导出阴影的形状、位置、大小。最明显的是乾隆六年()墨林居士版《姑苏万年桥》画面中展现了一种逆光效果,甚至可以推断出日光的位置。以西方绘画的科学方法来反映光源与物体的关系,桃花坞版画尚属开端。

在“西画东渐”的大背景下,西方的绘画经验进入了中国,并对中国原有的绘画产生了影响,使其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宫廷绘画接受了西方的绘画技法与绘画知识后产生了“西法中画”的特点;在广州通商口岸,外销画的大量涌现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苏州的桃花坞版画有别于主流的宫廷绘画,在民间艺术的浸润和西方绘画原理的支撑下产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面貌。这些无不揭示着清代绘画的嬗变,也为后来中国早期油画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