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开问网作者:程虫虫
春天是绕不开桃花的,桃花是春天的形象代言人。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桃的小腰肢一扭,灼灼一笑,这春天,才给上了色,一点一点被挼进山山水水中。
阳春三月,是桃李芳菲的季节,伴着些许寒意,桃花就这样在雨水中悄声地绽放了。
我,最爱的,不是玫瑰,亦不是百合,而是这故乡里最普通的桃花。
故乡的桃花,许是我这一生所见过的最美的。孩提时代,最天真的年纪,一家人呆在小村里,那时的村里很穷很穷,家家户户都会在空地里种上一些毛桃,春日在田地里看花开,等到秋天里便摘毛桃卖钱。后来的我们进城了,关于老家的记忆随着搬家离去愈来愈模糊,独独和桃树有关的记忆最为清晰。
十里桃花,红粉浩荡,自然是壮观着的。然一两棵桃树,倚着春风,笑嘻嘻地开着花,“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也是美得妙不可言的。
阳春三月,你散步至郊外,边走边低头看着脚下青青的细草,突然,有艳粉的光芒,划过一地的草绿。你一抬眼,哗,一树桃花扑了过来。你惊喜莫名,除了束手就擒,还能做什么呢?如果旁边刚好有一个小小池塘,那就更不得了了,一池塘的水,都被染得粉红粉红的。你很想把一颗心放进去养养,像养着一条可爱的小鱼。等你归时,再取出来,那颗心一定不一样了吧。因为,它已浸透了桃花精神。
桃花精神是什么呢?活泼有,烂漫有,天真有。还有,纯净。你总是纷繁喧哗着的一颗心,太需要纯净了。
记忆里,老家周围是被桃树环绕的,大大小小,该是有几十棵桃树,一抬头,都是炫目粉白的桃花,风过,留下一地的粉白,不忍破坏。那时还不懂“黛玉葬花”,若是放在今时今日,我一定免不了悲春伤秋一把。
空气里,桃花的香气夹杂着故乡泥土的气息,最是迷恋这种味道。桃味的果茶,桃花味的沐浴露,桃花味的香熏......多少年,我一直在寻觅着这种味道,却始终觉得缺点什么。
那时调皮,为了留住一季花香,摘了几朵桃花夹在日记本里,却在忙碌中忘掉了我的桃花。很久以后,偶然翻开那年的日记本,惊喜的发现了故乡里的那朵桃花依然被我保留着,轻轻一嗅,竟还是春日里的香气,竟还是故乡的味道,我终于留住了这让我迷恋的香气。后来的后来,几经辗转,那朵花在时间的洪流里被冲散了,再也寻不回,日记本里的香气,也渐渐消散,时光,无法留住。我以为,我终是弄丢了我的桃花。后来的后来,我们又搬去更远的地方了,故乡的桃花,也好像离我越来越远了。
我想起小时的乡下,野地里,总有一两棵桃树在的。那时,野地里还会遇见杏树、梨树、枣树,是孩子们随便丢下的果核长出来的吧。桃树长在田埂旁,或是傍着一条沟渠长着。平时也不大注意它,然一旦它开起花来,就没有人能做到熟视无睹了。一地的麦苗青青,映得那粉粉的桃花,潋滟着,艳得直往人的眼里心里钻。我们这些贪玩的小孩瞥见了,也忍不住走过去,仰头望望它。心里面高兴着,过些日子,就有桃子可吃了。野桃树结出来的桃,不过鸽子蛋大小,外面附着一层茸毛,却甜得要命。我们叫它毛桃,和鸟抢着吃。熟透的毛桃,洗也不用洗,轻轻一掰,它就裂成两半。吃完了,挑完整的果核带回家,丢在家前屋后。来年,那里定会冒出些小桃树。父母嫌它们占地方,悉数除去。但总有一两棵漏网之鱼,悄悄地成长起来。春天再回来的时候,它们也扛着一树桃花回来了。那时,家家屋前屋后,都有几树桃花映衬着。如今想想,我也曾是在桃花里住过的人呢,真的很奢侈。
突然有一天,家乡的桃花就呼啦啦的开满了田野,芳菲一片,桃香弥漫,也成了春日里的网红景观。看着网络上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我仿佛回到了故乡,在桃林里流连,仿佛闻到了家乡的桃花香,那么的芬芳,那么的浓郁。
近些年,城里也栽有不少桃树,是当风景赏的。我时常散步的路旁,就有一棵,被修剪得又欹又曲。唉,也不知它疼不疼。一月初的时候,它光秃秃的枝条上,性急的小花蕾就爬了出来,如褐色的小犬牙,龇着。二月里,那一颗颗褐色的“犬牙”,渐渐饱满起来,可以咬住路过的风,和一些鸟语了。到三月,“犬牙”们变得很花苞苞了,鼓鼓的,染着一点胭脂红,像幼儿嘟起的小嘴巴。满枝头都嘟着这样的小嘴巴,让人感觉好像进了幼儿园,到处都是娇娇的娃。有天我再去看,那些小嘴巴一个个张开了,一吐一口秀丽,春色就此变得妩媚而庄严。
耳畔仿佛响起一首古老的歌谣: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那场穿行于桃花底下,欢天喜地举行的婚礼,成全了这世间所有的春天。春天有桃花来见,便不负春天了。
故乡是回不去的地方,也许回不去的不是故乡,是那些离去的时光。在那些时光里,有白云在天上悠悠荡荡,萱草和落花在地面悄然低语。
且不说满眼金黄的菜花,也不说绿意盎然的麦苗,只消沿着这片黄和绿一路走去,村庄渐行渐近,迎接你的一定是那村口的一棵或几棵桃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此刻的村庄,映照着远古的诗经,河坡上,围墙内,屋后头,篱笆旁,指不定在哪就会看到桃树、桃花。那探出墙外的一株,活像调皮的孩子歪着脑袋打量着你,恨不得要开口跟你唠上几句;那依着老屋的一棵,枝干弯曲遒劲,默默凝望着青砖灰瓦,守护村庄古老的记忆;那斜立在河畔的一棵,伸长了脖颈,注视着水中美丽的倒影;还有那草垛旁的一棵,正枕着草垛酣睡,它的杆上系着一根圈绳,绳子那头,一只羊在树下“咩咩”,对着几只鸡唱歌……那些桃花呀,更不像话,没等桃叶冒尖儿,就一嘟噜一嘟噜地占满枝头,羞涩点的还含着苞,活泼点的已经张开了朵儿,更有急性子的早已在春风里绽开了脸、笑开了嘴。
桃树好长,不挑地,不秀气。丢一颗桃核,落地就生根。于是,第一年的四五个桃子,就长成了第二年的四五棵桃树,又结出不知多少的桃子,等到第三年,房子前后有多少棵桃树,年幼的我们已经数不清了。
春天里,挑猪草,遇见一棵嫩桃树,虽然不是新鲜事,却总也宝贝似的连同一抔泥土一起挖回家,房前屋后找个地,把树苗连同希望一起栽下去,再充满期待地等它长大结桃。也总在满心期待的时候,遭到大人的破坏,只因屋前屋后桃树太多,碍了种地长菜。但也舍不得“斩草除根”,得留一两棵,一来堵住小孩的馋嘴,二来当做避邪之物。“桃”谐音“逃”,晚归的路上,老人总要吩咐掐一棵桃枝,护佑平安。
桃子品种多,成熟时节有早晚,口味不一,大小也相差无几。我家的桃树结的桃子个儿大,成熟时从桃尖儿上开始泛红,嚼在嘴里咯嘣脆,却极酸,咬一口,酸得闭眼,嘴里能渗出酸水来。三种桃子,三种口味,有早有晚,能从初夏吃到夏末,丰富了一个夏季的味蕾。后来,逐渐长大的我们已不再像儿时那么贪恋,甚至已经可有可无,但是,母亲一直保留着种桃树的习惯。
桃子成熟时,母亲依旧会在电话里提醒我们回家吃桃。许是天意,许是生命的自然规律,院里的那棵桃树几年前萎去,我劝过母亲就别再种了,我们也不大吃桃了,母亲却执意在屋前又栽了一棵,老人家说:“也许,你们要吃呢”。终于悟到老母亲的一番心思,她种着的是一份念想呀。
桃树之于母亲,是一份寄托。
从小我就喜欢桃花,也许是因为桃花是入春以来开得最早的花儿。
在故乡,人们看中桃树的好处,恐怕多半是来自它那鲜美的果实。它不仅能让人们品尝其鲜美的味道,还能为人们带来财富。春天给大地带来的生机和画面,忙忙碌碌的人们或许是不怎么在意的,哪怕他们出入在桃花丛中,出出进进,村里村外都是桃花,甚至和蜜蜂碰面,他们只管匆匆地下田,因为在这个季节是农事的开始,是农活的大忙季节。然而一旦离开了这个环境,或许再也看不到这千树妍喧、云蒸霞蔚的桃花了。桃花的影子,在我心里难以抹去,甚至做梦也是故乡那片桃花。
又是春暖花开时,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念及我可爱的村庄,我的桃花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