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至真斋主
提起当年红学史上著名的“蔡胡之争”,当今的主流红学家们异口同声地认为胡适完胜蔡元培,从而确立了胡适红学的官方统治地位。红学家们都在刻意回避另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同样痴迷《红楼梦》的伟人表态说:“蔡元培对《红楼梦》的观点是不对的,胡适的看法比较对一点。”凡是经历过那个特殊时代的人,都能掂量出伟人这句话的分量来,他似乎彻底否定了蔡元培的观点,蔡元培认为《红楼梦》是“清康熙朝政治小说”,《红楼梦》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没有看到伟人肯定哪一点。他说“胡适的看法比较对一点”,却并未说明胡适的哪些观点对,哪些不对,我推断他是赞成胡适的“曹家家事说”。他在关于日本人坂田文章的谈话中说:“曹雪芹写《红楼梦》还是想补天,想补封建制度的天。但是《红楼梦》里写的却是封建家族的衰落。可以说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他的创作发生了矛盾。曹雪芹的家是在雍正年间衰落的。”
尽管伟人并未全面肯定胡适的红学观点,可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他的影响力是难以估量的,很容易被那些胡适的弟子们认为是全面肯定胡适的观点。由于伟人彻底否定蔡元培的红学观点,索隐派就在大陆偃旗息鼓了若干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索隐派在港台地区继续自由发展。其实索隐派与考证派的学术争论如果没有伟人后来的一锤定音,在大陆根本就不存在谁战胜谁的问题,只是因为那时候支持考证派的人较多,就让一些人误以为考证派战胜了索隐派。当年蔡元培忙于政务和后来的抗日救亡运动,不能静下心来研究红学,“蔡胡之争”也就没能持续下去。但我们知道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蔡元培于年溘然长逝,“蔡胡之争”遂成绝响。
接过蔡元培索隐大旗的是台湾著名敦煌学者、国学大师潘重规。年他在台湾《反攻》杂志上发表《民族血泪铸成的红楼梦》一文,力挺蔡元培,批驳胡适之。他在文中说:“笔者玩味全书,觉得此书确是一位民族主义者的血泪结晶。蔡氏所谓‘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这个观察,是十分正确的。试看本书第一回叙述作书的缘起,何等掩抑沉痛。”潘重规认为,反复玩味作者自云和第一回开篇楔子文,十遍,百遍,千遍之后,自然感触到作者凄婉沉郁的心怀,和着民族兴亡的血泪,流露在字里行间,哪里是谈情说爱,风花雪月的滥调!此后,他又撰写了《再话红楼梦》《三话红楼梦》《闲话红楼梦》等文章。
潘重规通过破解《红楼梦》中的种种隐语,拨开作者开篇提示的“假语存”障幂,看到了这部谜书“真事隐”的玄机。作者自云经历的梦幻,暗喻“国破家亡”。《红楼梦》与《桃花扇》应是同时代作品。孔尚任的《桃花扇》以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以南明弘光朝的兴亡为背景,尾声有这么三段唱词:“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渔樵同话旧繁华,短梦寥寥记不差。”孔尚任把弘光朝的兴亡比作一场梦幻。即便是洪昇写的《长生殿》,也把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说成是一场梦幻:“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大古里凄凉满眼对江山。我只待拨繁弦传幽怨,翻别调写愁烦,慢慢的把天宝当年遗事弹。”《红楼梦》作者说的经历了一场梦幻暗喻明清易代应该没有异议,这也跟全书其他地方暗写的明末清初时代背景相契合。《红楼梦》作者是一位经过明清易代亡国惨痛的明遗民,怀着满腔的民族仇恨,处在刀枪笔阵,禁网重重之下,无限的苦心,无穷热泪,靠着文字绝技,用隐语写成这部奇书,其用心和宋末元初的谢翱写《登西台恸哭记》时的心情,毫无二致。
我在读潘重规的《红楼血泪史》之前也注意到了南宋遗民谢翱《登西台恸哭记》的“假语存”“真事隐”的写法,在我撰写的《红楼梦就是一部谜书》一文中,论证了不采用索隐的方法就根本不知《登西台恸哭记》在写什么。还列举了明遗民黄宗羲撰写的《王征南墓志铭》,也采用了“假语存”“真事隐”的写作手法,称元末明初的“张三丰”为宋朝的“张三峰”,把朱元璋召见他,故意错写成“徽宗召之”。在皇权时代大兴文字狱,一些文人为了规避文网,不得不采用“隐语”“密码”来行文,这是文人墨客们人人皆知的常识。对“隐语”“密码”必须运用索隐的方法来破解,如果只是单纯用考证的方法则依然不知所云。《红楼梦》是一部用各种隐语写成的谜书,破解这些谜语密码当然必须要用索隐的方法。《红楼梦》作者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也是在提示我们,此书的表面“假语存”是“荒唐言”,背面的“真事隐”是“辛酸泪”。如果不破解“真事隐”,“字字看来皆是血”也就无从谈起。
潘重规说,作者经家国沧桑,偷生在暴力之下,屈服不甘,回天无力。悼念故国的覆亡,和殉国的先烈,在无可奈何当中,惟有用最巧妙的文辞,保存兴亡绝续之交的一段信史,与谢翱写《季汉月表》,郑所南写《铁函心史》的工作意志,亦毫无二致。《红楼梦》作者自云和吴梅村《绝命词》“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正是同样的语气。在万分无奈之余,只有保存这段信史,才足以上酬民族,中对烈士,下赎罪愆。因为毁灭历史,改造历史,正是刬绝民族观念最毒辣的手段。“但观其事迹原委,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在清代文网森严之下,这已经算大胆地透露消息了!
潘重规如何得出上述结论?答案只能是从《红楼梦》文本中得来。那个补天石幻化成的“通灵玉”影射国之重器、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玺”,“通灵玉”和“宝玉”都是影射“传国玺”。传国玺的得失,即是政权的得失。林黛玉代表明朝,薛宝钗代表清室,林薛争夺宝玉,即是明清争夺政权。林薛之存亡,即是明清的兴灭。
关于“通灵玉”和“宝玉”都影射“传国玺”,书中有大量证据。一、通灵玉和传国玺上面都有字。通灵玉正面的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是传国玺上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转译。二、通灵玉和传国玺的形状相似。通灵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根据《吴书》记载,传国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三、书中情节也在暗示通灵玉是“印”。贾宝玉把道士给的金麒麟丢了,史湘云捡到了责备他说:“明日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贾宝玉没做官,身上也没带着印章,史湘云说他丢印只能是指通灵玉。四、清虚观张道士是先皇御口亲呼的大幻仙人,当今皇帝手封的终了真人,王公藩镇尊重的活神仙,现掌道录司的印,这身份该不在龙虎山张天师之下,等到张道士请出了通灵宝玉给他的道友门徒瞻仰,道士们都把传道法器上献为敬贺之礼。可见通灵宝玉在这个身份不一般的张道士眼里多么尊贵。五、通灵玉正面镌刻的字就是“通灵宝玉”,这在甄士隐梦游太虚幻境,僧人给他看通灵玉时明确说明。在第八回薛宝钗看通灵玉时,又明确说上面镌刻着“通灵宝玉”四个字。通灵宝玉和贾宝玉都叫“宝玉”。六、书中多次提到贾宝玉有爱红吃胭脂的嗜好,这是暗示玉玺盖章是要有硃泥的。七、贾宝玉最亲密的侍婢是袭人,他俩还有云雨之事。“袭人”拆开是“龙衣人”,这是包玉玺盒子用的。八、贾宝玉嬖爱蒋玉菡,玉菡就是盛放玉玺的盒子,蒋玉菡住在紫檀堡,暗示这玉玺盒子是用紫檀木做的。袭人跟蒋玉菡结婚,暗示龙衣人包裹玉玺盒子。九、秦钟奄奄一息,魂归地府,宝玉去看他,鬼判们听说宝玉来了吓得魂飞魄散,说宝玉是运旺的人,赶紧放回秦钟。
我们吴氏红学的吴雪松和潇湘夜雨曾有文章《红楼梦里通灵宝玉的正反面暗示其影射意义》,全面论述了“通灵玉”影射“传国玺”。《韩非子·和氏》就称“和氏璧”为“宝玉”:“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替之以石,贞士而命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通灵玉背面的篆文是“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在明代,关于印章的著书《集古印谱》、《印章考》等载秦代有小玺,其文为“疢疾除,永康休,万寿宁”,这和通灵玉的反面篆文何其相似!
关于通灵玉和贾宝玉影射传国玺,早在晚清和民国时期已经有不少人持这个观点。《石头记微言》作者孙渠甫说:“《石头记》一书,影书也……即言钗黛之争天下也。在书面言,上,宝玉谓宝玉之人,下,宝玉谓口中所衔之玉。在底中底言,则上下混同为一,即指石头,即指舆地,即言钗、黛所争之天下也!在书底言,上,宝玉为宝玉,是天子,下,宝玉即宝玉,传国之玺。”《栖霞阁野乘》作者孙静庵说:“宝玉非人,寓言玉玺耳!著者故明言为一块顽石矣!......《红楼梦》所隐必系国朝第一大事。”《石头记索隐》作者蔡元培说:“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红楼梦释真》作者邓狂言说:“石即宝玉。玉玺者,不祥之物也。”《红楼梦本事辩证》作者寿鹏飞说:“宝玉是指传国玺,因系国宝,所以叫做宝玉。蒋玉菡是指藏玺之函椟,所以名曰玉函,且住紫檀堡,明言玺函以紫檀为之。宝玉与蒋玉菡发生暧昧关系,是说与传国玺有特别恋爱者,惟此函椟耳。”《红楼梦真谛》作者梅景九说:“宝玉爱红,爱胭脂,皆朱之谓,言玉玺终恋朱明也。”通灵玉影射传国玺,可以说是索隐派的共识。
潘重规又从以下几个方面否定胡适坚持的“曹雪芹”作者说、自叙传说和“曹家家事说”:一、以曹雪芹的才力不够成此奇书。他引用护花主人王希廉评价此书说:“翰墨则诗词歌赋,制艺尺牍,爰书戏曲,以及对联匾额,酒令灯谜,说书笑话,无不精善。技艺则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及匠作构造,栽种花果,蓄养禽鱼,针黹烹调,巨细无遗。人物则方正阴邪,贞淫顽善,节烈豪侠,刚强懦弱,及前代女将,外洋诗女,仙佛鬼怪,尼僧女道,娼妓优伶,黠奴豪侠,盗贼邪魔,醉汉无赖,色色俱有。事迹则繁华筵宴,奢纵宣淫,操守贪廉,宫闱仪制,庆吊盛衰,判狱靖寇,以及讽经设壇,贸易钻营,事事皆全。甚至事终夭折,暴病亡故,丹戕药误,及自刎被杀,投河跳井,悬梁受逼,吞金服药,撞阶脱精等事,亦件件俱有。可谓包罗万象,囊括无遗,岂别部小说,所能望其项背?”诚如此说,以享年四十岁的一个旗人,他的学力和人生经验,断断不能及此。况且曹雪芹死后,友朋挽他的诗都不曾提及他创作《红楼梦》。二、曹雪芹的身世家庭与宝玉贾府并不相像。贾宝玉十几岁出家,而曹雪芹四十岁方死,生平第一桩大事就不符合。以言家事,曹雪芹不过是一个江宁织造之子,织造算不得什么官。而贾府先世是宁荣二公,子孙享有世袭高爵,曹家跟贾家比地位悬殊。贾府人物邸第排场一派帝王气象,仅仅宁府一个孙媳妇葬礼,四王八公或亲自到场或派来代表,出殡的排场虽帝王亦不过如此。一个织造府的少爷,不但不致有此夸大狂,甚至连这种想法也压根不会发生。如果我们了解作者的苦心,便知道他是要暗示读者,他所写的是帝王家世,不过不敢明言罢了。三、曹雪芹本身是旗人,而代汉人大骂异族,自拟宝玉,这是越发不合理的。四、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说:“曹雪芹家自从曹玺、曹寅以来,积成一个很富丽的文学美术的环境。他家的藏书在当时要算一个大藏书家,他家刻的书至今推为精刻的善本。富贵的家庭并不难寻,但富贵的环境与文学美术的环境合在一家,在当日的汉人中是没有的,就在当日的八旗世家中,也很不容易寻找了。”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书中肆口毒詈贾府扒灰养小叔子聚麀之乱的丑事,除焦大、柳湘莲所说之外,连贾蓉亦自白出来,几乎是荣宁一体,难弟难兄。不知道曹雪芹对他的列祖列宗有何深仇大恨。
潘重规对《红楼梦》作者圈定了一个范围。此书的作者必是明代的遗民,用大手笔蘸着民族血泪写成这部奇书,甚至是多少同志绵延年岁的集体创作,所以内容的丰富,技巧的精工,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班人写作的动机,固由民族情绪的冲动,同时亦因文字之狱,日甚一日。清廷为了箝制思想,镇压反动,不知屠杀了多少文人志士。他们唯恐清廷日积月累的就把民族精神,革命种子彻底铲净了,他们不得不针对现实,由公开的反抗,变为暗中的活动,由大声的呼号,变为秘密的宣传,由上层的文学转到不受人注目的平话小说。
在清初明遗民的诗文中大量采用“隐藏的艺术”,抒发对明朝故国之思,谴责满清野蛮暴政。《红楼梦》作者很可能就是他们中的一个小群体,深谙彼此能默契理解的“隐语”。鉴于清廷箝制思想的严密酷毒,作者巧妙地运用“隐语”把“真事”隐藏在书中。为了实现“真事”广为流传的目的,必须选择一个大众爱好的题材,必须调动一切写作技巧,完成一部举世倾倒的杰作,这样才能脍炙人口,百读不厌,不胫而走,风靡一时。它要人爱好既深,玩味既久,诵读既熟时,像刘姥姥撞进怡红院,猛然碰到作者布置的机关,便自然认识到作者苦心的结构。真是“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它的酸苦是深深地隐藏在甘甜之中的。《红楼梦》读者未曾识得作者的微意时,《红楼梦》是读者心中伟大的小说之一,待到他们领会了作者的微意时,他们会觉得《红楼梦》是伟大作品中之最伟大者!《红楼梦》读者未曾识得作者的微意时,他们只看见作者鬼斧神工般的写作绝技;待到他们领会作者的微意时,他们面对作者的文学技巧将要瞠目结舌,找不出人世间的语言文字来赞美它了!我们遇到美妙的文学作品常说是“若有神助”“下笔有神”,《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是受无始以来中华民族的灵魂之助。
《红楼梦》在高鹗、程伟元删改公开刊刻之前,都是以手抄本形式在民间秘密流传的,如果我们把经过删改的程高本跟手抄本对照阅读,就会发现手抄本有大量的碍语,这也从侧面表明高鹗是看懂了一部分《红楼梦》的,经他删改掉的文字不是影射谩骂满清,就是明显对明朝有怀念之情。程高刊刻《红楼梦》已经到了乾隆朝晚期,乾隆已经放宽了文禁,如果以乾隆朝中前期发生的几起文字狱:王锡侯字贯案、徐述夔诗案、王沅爱竹轩诗案等作参照,按照胡适考证的“曹雪芹”是真名,且是曹寅的孙子,手抄本《红楼梦》一旦被人告发,曹家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批书人、抄书人全部被治罪是板上钉钉的。
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一书中说:“假使一部《红楼梦》真是一串这么样的笨谜,那就真不值得猜了!......我现在要忠告诸位爱读《红楼梦》的人:‘我们若想真正了解《红楼梦》,必须先打破这种种牵强附会的《红楼梦》谜学!’其实做《红楼梦》的考证,尽可以不用那种附会的法子。我们只须根据可靠的版本与可靠的材料,考定这书的著者究竟是谁,著者的事迹家世,著书的时代,这书曾有何种不同的本子,这些本子的来历如何。这些问题乃是《红楼梦》考证的正当范围。”潘重规说,除了胡先生所说之外,我们还须熟读深思,涵泳全书描写的内容和结构。我们还须高瞻远瞩,洞观整个时代和文学传统的历史背景,庶几能体会到《红楼梦》作者的苦心,才不致抹杀这一段民族精神的真面目。《红楼梦》蕴藏着猜不尽的谜,我们所看到的恰如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至于书中人物都影射谁,可以容我们慢慢研究。
(潘重规)《反攻》杂志编委臧启芳把刊有潘重规文章的杂志寄给了身在美国的胡适,胡适就潘重规的文章观点给臧启芳回信,像当年对待蔡元培一样,依然用他一贯的语式,对索隐派冷嘲热讽。此信后来刊登在《反攻》杂志第四十六期上。胡适在信中说:“我已读过这文章,但不能赞同潘君的论点。潘君的论点还是索隐式的看法,他的方法,还是我在三十年前猜笨谜的方法。明明是吃胭脂,潘君偏要解作玉玺印上朱泥;明明是袭人,偏要拆字作‘龙衣人’;明明是宝钗,偏要说是‘钗于文为又金’!这种方法全是穿凿附会,专寻一些琐碎枝节来凑活一个人心理的成见。凡不合于这个成见的,都撇开不问!试问袭人可拆作‘龙衣人’了,还有那许许多多的女孩儿的名字,又怎么解法?”胡适又否定通灵玉影射传国玺,理由是什么通灵玉尺寸太大不能衔在小儿口中。胡适接着说:“潘君此文完全不接受我三十年前指出的‘作者自叙’的历史看法。鲁迅曾指出‘谓《红楼梦》乃作者自叙,与本书开篇契合,其说之出实最先,而确定反最后。’确定此论点之法,全靠历史考证方法,必须先考得雪芹一家自曹玺、曹寅至曹颙、曹,祖孙四代四个人共做了五十八年的江宁织造,必须考得康熙六次南巡,曹家当了‘四次接驾的差’;必须考定曹家从极繁华富贵的地位,败到树倒猢狲散的情况,——必须先做这种种传记的考证,然后可以确定这个‘作者自叙’的平凡而合情理的说法。”胡适又气急败坏地说:“我自愧费了多年考证工夫,原来还是白费了心血,原来还没有打倒这种牵强附会的猜谜的红学!潘君此文,只有他引用八十回本的第六十三回说芳官改男妆,改名字一长段,今本都删了,这是向来无人注意的,可算是潘君一个贡献。但他的解释正是恰得其反。此一大段明明是一个旗人作者颂扬满清帝室的威德,而潘君反说这是‘站在汉人立场,大骂异族’!成见蔽人如此,讨论有何结果?”最后,胡适无奈地说:“总而言之,我们用历史考证方法来考证旧小说,若不能说服‘索隐式的红学’,我们只能自己感到惭愧,决不被希望多写一封信可以使某人心服的。方法不同,训练不同,讨论是无益的。我在当年,就感觉蔡孑民先生的雅量,终不肯完全抛弃他的索隐式的红学。现在我也快满六十岁了,更知道人们的成见是不容易消除的。”
针对胡适在书信中的诘难,潘重规在《三话红楼梦——答胡适之先生》一文中予以回击,其观点的阐释与《民族血泪铸成的红楼梦》一文基本相同,在针对胡适关于通灵玉尺寸问题的驳难上,潘重规的观点正击中考证派的要害:“承胡先生特别指出‘方圆四寸’和‘大如雀卵’相提并论,是最可以表示‘穿凿附会’方法的自欺欺人。我当初写这几句话的时候,认为文学作品究竟和几何代数绘图学不完全相同,所以不愿多加说明,浪费笔墨。不料胡先生却以严格的科学眼光考证方法向我提出质问,我现在首先要请胡先生注意汉玺的‘方圆四寸’,乃是那时代的尺度,不是清代的尺度,亦不是民国时代的尺度。”然后他引用顾炎武《日知录》说明,汉朝一寸,相当于顾先生时代的六分半,方圆四寸相当于二寸六分。有意思的是,《红楼梦》作者好像预见到了几百年后会有人拿通灵玉的尺寸说事儿,于是特意在书中予以说明:“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的篆文,今亦按图画于后。但其真体最小,方能从胎中小儿口中衔下。今若按其体画,恐字迹过于微细,使观者大废眼光,亦非畅事。故今按其形式,无非略展放些规矩,使观者便于灯下醉中可阅。今注明此故,方无‘胎中之儿口有多大,怎得衔此狼犺蠢大之物’等语之谤。”
在通灵玉是否影射传国玺问题上,可以看出红学研究者对《红楼梦》文学艺术手法的认知能力,以及对《红楼梦》时代背景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更关系到对《红楼梦》主旨立意的参悟。通灵玉是否影射传国玺,也是各种家事说与“以家喻国”说的分水岭。那些持家事说的红学门派都在回避通灵玉的影射问题,在他们看来通灵玉只不过是个玩具,贾宝玉衔玉而生是作者在逗趣儿。
潘重规对胡适的诘难予以回击后,胡适便声气消沉,始终未对潘重规进行答复。是胡适认为不屑于再讨论下去,还是面对潘重规有理有据的论证无言以对?我们不得而知。当年“蔡胡之争”时,面对胡适轻浮的讥讽,我们看到了蔡元培的大家风度,他的“多歧为贵,不取苟同”的名言,至今为红学界津津乐道。而后来的“潘胡之争”,我却没有看到胡适的大师风范。
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潘重规的红学著作《红楼血泪史》。十几年来主流红学对这部著作基本上保持沉默态度,鲜见红学家专文评述。年10月29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红学发展的希望及未来”专题座谈会,首都师范大学詹颂副教授对索隐派和潘重规的红学观点发表看法:
提到索隐派,我们立即想到蔡胡之争,想到胡适先生对索隐派的“猜笨谜”“笨猜谜”之讥。这大约也是新红学大行于世之后学界对索隐派的普遍看法。但是在读了潘重规先生的红学著作之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胡先生的这个评价。潘先生被学者们称为新索隐派,他的索隐指向作品本事与主旨等多方面。他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是明遗民,主旨是反清复明,他从《红楼梦》中找到了隐藏的明清易代史。潘先生是黄侃、王伯沆先生的高弟,一位在经学、小学、敦煌学等多个领域有杰出成就的学者,为什么解读《红楼梦》也走了索隐的路子?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这个问题:第一,文本因素。《红楼梦》作者自称此书“实录其事”,但“将真事隐去”,这岂非明示读者去探寻隐藏的真事?而《红楼梦》丰厚的内涵也足以激发读者的索隐兴趣。自《红楼梦》问世之日起,索隐即如影随形,这大概是一个重要原因。潘先生认为胡适先生的“自叙传说”其实也是一种猜谜,并非毫无道理。第二,学术传统。本事索隐在中国历史与文学研究中源远流长,潘先生的索隐是这一传统的延续。他的索隐建立在大量史料比对的基础上,并不是随意的比附。他还专门探讨了中国文学与文字中隐藏艺术的传统,为索隐找到了充分的理据。他是自觉的索隐派理论奠基者,虽然他对研究者将其归入索隐派并不接受。第三,家国巨变与个人遭际。大陆易帜,潘先生流寓台岛,此时解红,抉幽发微,寄托遥深。此外,索隐也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有关。索隐往往比其他类型的《红楼梦》研究更容易受到读者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