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真的是个鬼故事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细思极恐”成为了一个流行语。网络上经常会有一些“细思极恐”的案例,《桃花源记》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桃花源记》里面构建了一个与世隔绝而且祥和、富足的世界,如梦似幻,只可偶遇不可强求。但是在网上,却有着另一个版本,认为《桃花源记》就是一个鬼故事。而原因就是原文中存在很多“细思极恐”的描写。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文中主人公以捕鱼为业,那应该已经非常熟悉周围的水路环境了,不至于“缘溪行”还会出现陌生的“桃花林”,而且捕鱼人为什么会乱走以至于“忘路之远近”,这种情况很像鬼打墙或者说遇到了不干净的东西。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但仔细想一想。“才通人”的一个山洞有几十米深,那为什么第一眼就能注意到洞口“放佛若有光”?再者,“初极狭”以及“豁然开朗”的描写,刚好和传统墓室结构十分相似。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屋舍俨然”对于农村来说,是不太现实的,还有桑树一般也是不能栽种在房屋边的。再看“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从秦末到晋太元年间,快六百年了,衣着服饰肯定已经不一样了。如果“外人”是桃花源以外的人,那么要不这里面的人和外面有接触(“不复出焉”排除)要不衣服就是外面烧的(“妻子邑人”都来了。而且还存在一个不合理的地方,捕鱼人是从自己的思维方式出发的,不可能把自己也称为“外人”,那“外人”指的很可能就是晋以外的人,或者说北边的人,那这一句可以解释为男女衣着都和北边人一样是左衽。当时胡人地区和北边的一些尚左地区的衣着有左衽习俗,但对于同时期以右为尊的汉族而言,很多时候左衽是死者的衣着。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可以看出,桃花源里的人已经来了六百年了,一个能存在六百年的村庄,显然人数不会太少,那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因为好奇心或者偶然因素出去过吗?很有可能不是不出去而是这里面所有人都出不去,这里再联系到洞口的那片桃花林,桃木亦名“降龙木”、“鬼怖木”,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伐邪制鬼材料。我国最早的春联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称桃符,几千年来,桃木就有镇灾避邪之说,被称为神木。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出去时“处处志之”,再去时“寻向所志”,那么大一片桃花林竟然找不到了,那很可能桃花源的位置一直在变化或者桃花源本来就不是凡间之物。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如果按照上文来说,那么刘子骥不是因为未果而终,恰恰是因为他找到了桃花源。

如果我们接受以上设定,那《桃花源记》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无数村庄被整个屠杀。六百年后,一位渔夫,偶然间遇到其中一个村庄,也许是受到毒气或者磁场影响,也许真的遇到了鬼魂,他进入了桃花源并且在里面待了几天,出来后,沿途做好标记,并向太守禀报了这件事,太守派人去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南阳刘子骥听到了,也去寻找,最后发现真相,也去了桃花源。

其实,《桃花源记》是不是鬼故事已经不重要了,这边文章更想表达的是一个书生在经历坎坷之后,心灵的一种归隐,一种出世与入世并存的矛盾心理和对未能实现的抱负的寄托。或许,在那个年代,阴间比人间更像人间吧。

至于具体表写的是什么,除了作者之外,其他人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1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