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式多样、内容丰富。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天文、历法对节日的产生有直接的影响,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追求平安吉祥、驱病灭灾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
下面请跟着小汉来了解下中国古代几大重要的传统节日吧!
01春节
春节又称元日,三元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年是个时间概念,它的产生与农业、历法直接相关,是古人对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季节变化的一种总结。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诗经》中记载了西周时年新旧交替时的活动。汉武帝时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定正月为岁首,十二月为年终。
春节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天地、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比如放爆竹、贴春联、喝椒柏酒、跳灶神。放爆竹始于汉代,山中怪物可使人致病,但惧怕爆竹声响。初时只是火烧竹子,故称爆竹,后将火药装入竹筒。
春联最初是桃符,即把两块桃木板挂在门上,画神荼、郁垒二神以驱鬼,五代以后演变为春联。喝椒柏酒据说可以消灾灭病,健康长寿。
二十三祭灶仙,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三十晚上不睡觉,正月初一放鞭炮。
02元宵节
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古俗,汉武帝于正月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神,从昏祭至明,太一神又称太乙即远古时的太阳神,是天神中最尊贵者。
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据《大唐西域记》记载,正月十五日僧俗云集,观佛舍利,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曾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廷寺院“燃灯供佛”。
唐代刘肃《大唐新语》载,“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写元夕观赏灯火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夜鱼龙舞。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由这一节俗形成的成语和俗语有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光彩夺目、金吾不禁、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等。
03三月三
三月三由上巳节演变而来。上巳节是祓禊的日子,在水滨举行祓除不祥的祭礼习俗。“上巳”一词最早收录在汉代的文学作品里。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逐渐成为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这一活动叫修楔,也叫楔祭。
《荆楚岁时记》记载:“三月三日,士人并出水渚,为流杯曲水之饮。”王羲之所作《兰亭序》里记载“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这一活动中的流杯曲水或流觞曲水,—直是上巳节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流杯曲水的亭子,后世称为楔赏章或流杯亭,比如中南海流水亭、故宫乾隆花园楔赏亭、恭王府流杯亭、潭柘寺猗亭。
04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传统扫墓祭祀、缅怀祖先,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一词的含义是天清气明。相传大禹治水之后,天下太平,万民以清明颂之。三月的第一个节气为清明,意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介之推同他母亲被晋文公焚死山中,人民为纪念他而禁火,只吃寒食,并纷纷往绵山之推墓祭祀,形成寒食节。到了唐代清明节与寒食节已合二而一。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描写了唐代的祭墓情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草累累青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离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杜牧的《清明》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的也是行人在雨天见清明扫墓情景引起的淡淡的哀愁。清明还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写到他清明在城南踏青的一次艳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清明节的另一项活动是荡秋千。唐玄宗天宝年间,每年清明节都在宫中树起秋千架,让嫔妃宫女们尽情玩乐。由于她们身轻如燕,彩衣翩翩,让人有升天之感.唐玄宗称之为半仙之戏。苏轼《蝶恋花》记载“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05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当地人民为抢救他,划着船争相前往,后世演化为龙舟竞渡。出于对屈原的怀念和同情,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受损害,人们用箬叶包了米喂鱼,成为后来的节日食品粽子。
两汉的端午风俗主要还是辟恶,其办法是用青、赤、黄、白、黑五色彩线合成细缕,系于臂上,称为长命缕。明代盛行用雄黄画额,涂耳鼻,节前打扫屋子,酒雄黄水,因为雄黄有杀虫消毒作用。旧时,人们还喜欢在门上插艾叶。其味也有避瘟功效。
06乞巧节
即七月七日,古代又称七夕。这一节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相传牛郎织女夫妻二人被天河隔于两岸,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见面。七夕节它是我国特有的爱情节。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汉代的《古诗十九首》里牛郎织女已相爱而不得相见: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耀素手,札札弄机释。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唐玄宗与杨贵妃于七夕在华清宫过节,杨贵妃感牛郎织女分离,担心自己会遭玄宗抛弃,玄宗遂与她在长生殿山盟海誓,生死不离。所以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云: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使七夕节充满浓郁的爱情色彩。
过去因妇女们常在这一天晚上趁牛郎织女高兴的时候,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做些小物品赛巧,庭院中摆上香案,供上瓜果乞巧。拿着五彩线在月下比赛穿针,穿得快者为巧。
07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我国远在周代已有秋日拜月的活动,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即于晚间拜月。中秋节人们期盼丰收、幸福。人们盼望五谷丰登,庆贺丰收,于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对月祭天。表达人们花好月圆、人寿年丰的美好愿望,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嫦娥奔月、玉兔蟾宫以及唐玄宗夜游月宫的神话传说,使月中世界更具有浪漫迷人的色彩。
清代北京最有特色的风俗就是到处卖兔儿爷,月中有玉兔捣药的传说。
08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盂兰盆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的活动主要是登高而赏景赏菊,赏景而赋诗,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祈寿等。一旦登高望远,不免感怀思亲,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正是这种感情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09腊八节
腊八节是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节日,农历十二月初八,称为“法宝节”“成道节”等。
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据佛教传云;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修苦行多年,结果饿得骨瘦如柴,因此决定放弃苦行,这时他遇见一位牧女送他一些乳糜吃,吃了以后体力逐渐恢复,后来端坐于菩提树下沉思,终于十二月初八成道,故佛家称为成道日或成道节。
中国佛教徒在这一天用米和果子者粥供佛。称为腊八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等等。
汉语太学:让汉语传遍世界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