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几篇文章,带大家欣赏了写景很美的几首宋词。宋人精致的生活与美好的大自然相结合,碰撞出精致且绚丽的人间烟火。
这一篇文章,我们就来看看唐诗中写景的经典诗词。选了9首,不全,也不权威,但是能给你们带来美的感知和享受,也就足够。
1.江南春
杜牧〔唐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耳中听闻,是千里万里的莺啼声;
极目所见,是绿树红花,烟雨朦胧。
近处,流水绕村,远山霭霭,微风吹过,是轻轻的风声,酒店门口的旗子微微飘扬,一个鲜艳的“酒”字,诱惑着旅人的愁肠。
在那烟雨朦胧之中,世间的一切都不再清晰。蒙松双眼,仿佛穿越了时空。
那时,几百年前的江南。佛教刚刚东传,成为乱世生民的一根稻草,也成为皇帝的救世之方。
当时盛况,难以描述,仅这一座城,便有千百寺庙,数以万计的僧人。
只可惜,历史的一场雨,将这一切都掩埋在过去。
风停了,诗人也随之回到了现实。现在的江南仍然美丽,新建起的楼阁,仍然笼罩在那一场烟雨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情深深雨蒙蒙》,我到现在仍然很喜欢它的主题曲,什么“美人如玉剑如虹”“多少楼台烟雨中”“车如流水马如龙”,真是将古诗词用到了化境,自然流转又底蕴深厚。
2.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杭州的春天总是那么美好。
柔软的沙子微微烫脚,驱逐着三冬以来残存在体内的寒气。
就踩在沙子上,望着山花红紫树高低,跟春天来一场盛大的约会吧!
前几天春分,春天已经过半。我也已经在家待了一个多月,希望还能踩着春天的尾巴,出去看看花,看看草,听听狗叫,听听鸟鸣。
3.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宋代〕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是农家趣味,是诗中的农村。没有生计和温饱的逼迫,可以平和的站着坐着,看树头新绿,看孩童嬉闹,放下所有。
4.春游湖
徐俯〔宋代〕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5.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清代〕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整首诗,只写了一个特写镜头,却也让这个镜头,永垂不朽。
月色黯淡,江上本是漆黑一片。
黑暗之中,忽然亮起一盏渔灯的,微微的摇曳着,柔软却坚韧。
江山有微微的风浪,刹那间,将渔灯的微光,化作满河风流。
闭上眼睛,是一张充满了光的图画,是一碟旋律温柔的磁带,久久难以忘怀。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宋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古代,晚上轻易是不出门的。路上没有路灯,手里也没有手电筒。
摸黑上路,只好祈求月的光亮。
还好,今夜的月亮足够明亮。
甚至,惊起了枝头喜鹊;清风,也吹醒了睡着的蝉;池塘里,青蛙乐队还没有停止表演。
夏夜农村,总是这样,一派热闹。
7.暮江吟
白居易〔唐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8.村晚
雷震〔宋代〕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夕阳西下,在山野间奔跑了一天的牧童,也该骑着黄牛回家了。
牧童,一直都是无忧无虑的形象。
回家之后没有作业,也没有各种兴趣班的烦扰。
想到开心处,干脆横在牛背上,随随便便吹着短笛,不拘于旋律,自己开心就好。
9.村夜
白居易〔唐代〕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