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恐怕多数人都知道,它的意思是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也泛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世界。但真正知道这个成语来历的可就没那么多了。其实这是一个典故,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赤壁赋》、诸葛亮的《出师表》等散文被列入中国古代散文十大传世名篇,可见其地位之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这篇散文为世人勾勒了一个单纯、美好的社会,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嚷的声音都听不到的幻想中的理想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社会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当然,这种的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当实社会的不满。
这篇散文正文共字。我采用深色仿古洒金宣纸书写,尺寸为X70厘米。
——武锋(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