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复发怎么办 http://m.39.net/disease/a_5578666.html
亿万个春天来了又去,桃花亿万次开了又落。春风十里,吹过十里桃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人间四月,人们喜欢走进春风,去寻找那一朵或深红或浅红的邂逅。桃花三千,或倚云而栽,或蘸水而开,或逐水而去,或被黛玉这样的爱花人收去,“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桃花的最终归宿究竟如何呢?让我们去找寻那最初的一朵。
读过诗经的人,没有不喜欢那首《桃夭》的。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天天,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鲁迅说,第一个把女人比做花的人是天才。自从这首诗问世后,桃花成了女人的代名词,特别是美女,艳若桃花,想想这女子得是多么明艳照人。而这首诗是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表达了对美丽纯洁的新娘的赞美,以及对她未来婚姻幸福的祝愿。全诗以花、果、叶作比,花开而结果,枝叶繁茂。就像女子结婚后早生贵子,开枝散叶,“宜其室家”。
归根结底,人们对新娘的期待是“宜其室家”,容貌还在其次了。她既要有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德行,又要为这个家族添丁进口,使其家业隆盛,做到这些,也就做到了“宜其室家”。
诗经里的女子,是明媚如桃花的少女。她贞静、贤淑、聪慧、美丽。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她迤逦在十里桃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她有爱,爱上了“彼泽之陂”“硕大且卷”的美男子。
她有情,赠心爱的人以“彤管”,俟爱人于城隅。
她有趣。“溱与洧,方涣涣兮”,那个女子大胆相邀心仪的男子过河游玩,去追寻“洵訏且乐。”
她有怨。“彼蛟童兮,不与我言兮。”你为什么不和我说话?“使我不能餐兮。”
她有悔。“悔予不送兮”,后悔没嫁给那个叫“丰”的美少年,恨不得让叔啊,伯啊,“驾予与归。”
两千多年的封建束缚,让我们忘了女子最初始的样子。而诗经中的少女让我们找到了女子最应该有的样貌。她们仿佛都是富养的女孩儿。其实,人类天性使然,再重男轻女的时代,依然有视女为宝的父母。
记得读过唐代诗人韦庄的一首诗:
《与小女》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诗中抓住小女孩学话、贪玩、爱漂亮、喜欢哭闹的特点,刻画了小女孩天真可爱的形象,一片爱女之心跃然而出。
在爱中成长的少女,被人们赋予“宜其室家”的厚望。有一天,她要出嫁了,家人如何能舍得?一首《燕燕》,写出了亲人对出嫁女子的不舍。“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就这样,在家人爱护下长大,在亲人目送中远嫁。那一朵桃花,在“宜其室家”的嘱托中,可否找到了生命的最终归宿?
我相信,美若桃花的女子,必将嫁给那个与她缔结永世之好的男子。女子“投之以木瓜”,男子“报之以琼琚”。她的付出他十倍百倍回报。她婚后的生活也许是“风雨鸡鸣”,但平淡中却更加“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但世道波折,人性莫测,不是每一朵桃花最终都会回到果实里。但即使深情被辜负,她依然善良。婚后,她勤俭持家,辛苦操持。当被男人的“二三其德”深深伤害后,也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当她被迫离家,心中有几多不舍,“行道迟迟”。不知她是否想起了出嫁时人们的祝福。
人间四月,山间田堘,古街老院,瓦屋柴门,桃花盛开。虽春已至,但大地依然荒寒。而桃花以它的醇厚、柔韧绽放枝头,它热情,热闹,喜气洋洋,灼灼其华,仿佛永开不败。无怪乎有人说,远古先民对俗世生活的理想,都寄托在这首《桃夭》上。
桃花给我们展现的更多的是母性。她有美丽的容颜,却往往被忽略,因为她的温柔敦厚刚毅朴实的内在,更加令人敬重。每当我教学生胡适《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我都会想到桃花。母亲们秉性善良,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刚柔相济,是一个家的后盾,儿女走得再远,也走不出母亲的视线。而一颗慈母心,永远是儿女温馨的港湾。
又读一本药书,书中写道:“桃树浑身都是宝。桃花可人药,有利水、活血、通便之功,主治水肿、脚气、痰饮、积滑、二便不利等。桃子能补心,活血,生津涤热。桃仁有通便和止咳平喘的作用,最主要的作用还是活血化瘀。桃仁还常用于妇科病症。”
这多像一个女人,更像一位母亲,把自己整个奉献给所爱的人,奉献给整个家庭。
月夜,随诗经走进一片桃林,“如同浴一回月光,落两肩花瓣,踏一回轻雪。活着,走着,欣喜着,却没有患得患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