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都城南庄(崔 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作者:
崔护,字殷功,武城(山东武城西北)人。德宗贞元十二年()进士及第。宪宗元和元年()与元、白同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宗大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七月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
鉴赏:
这首诗是根据一个生活故事写成的,它的故事简单说是这样的:有人在一个桃花盛开的春天,郊游到长安南郊的一个村庄,或者就叫南庄,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姑娘,从此耿耿于怀了。在另一个桃花盛开的春天,他再一次来到南庄,希望能再一次见到那位让他放心不下的姑娘。然而,风景不殊,心仪的姑娘再也没能出现,语云:“时不再来”,机会一旦错过,它就不再属于你了。任何人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留下永远的惆怅。那个人永远失去了他的机会,却成就了一首唐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这两句写发生在过去的一个情景。“去年今日”这一时间定位,是天才的艺术处理,一箭双雕地表明全诗有两个场面,分别发生在过去和现在——“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说了“去年今日”,下文就不用再说“今年今日”。对于曲子词,例如欧阳修《生查子》,写了“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再写“今年元夜时,花市灯依旧”,这样的重复无关紧要。而对于一首二十八字的绝句,经济的用字是何等重要!在曲子词中,也有人学崔护的这个写法,如晏殊《浣溪沙》“去年天气(旧亭台)”,效果相同。
“人面桃花”的组词,是又一个天才的发明。它不仅是说,在桃花盛开的背景下遇见一个美丽的姑娘,而且含有比义:而且这个比义可以是人面艳如桃花,也可以是桃花娇如人面,也可以是人面、桃花比美!后一种揣测,从“相映红”三字得到了印证。一般情况下,人面的红与桃花的红不可同日而语,正因为如此,这才是发明。读者无妨想象,那人面之红,是不是姑娘见了男子情不自禁的反应,是不是接下来她就举起一枝桃花来掩饰自己的脸红,如此这般可以写一段小说。总之,去年今日的相逢,给男子留下的特别美好的印象,完全包含在“人面桃花”一句之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两句写现在的情景。诗人巧妙地将“人面桃花”这个组词拆开了,分属两句,一句话抹去了“人面”,一句话留住了“桃花”。这里用“人面”代替姑娘,仍是天才的做法,试想,如果改为“之子”就因为失去和上文的照映,诗句顿时黯淡无光。下句“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笑”字,也是一字千金。因为它不仅延续了前文的拟人,而且暗示了去年的“人面”,也是满面“春风”,也是含笑的。“依旧”二字,也说明了这一点。总之,这两句写物(桃花)是人(人面)非,字里行间充满惆怅,而这种惆怅又会使“去年今日”的情景,在记忆中进一步得到美化,使生活的美成为永久。
“人面桃花”后来成为一出戏名,永远地活在舞台之上。
晚唐孟棨用创作本事的形式,复原诗中的故事。他把主人公定位为作者,把时间定位为连续两年的清明。如是小说也倒罢了,如信以为真则大谬不然。因为,作为一个作品,哪怕是第一人称的写作,诗人采用的素材,也不必是自身的经历;而“去年今日”的写法,更可能出于艺术的提炼,因此,它较生活更集中、更典型。换言之,素材中的两个生活片断,虽一定发生在春季,却未必发生在同一个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