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葬花吟诗赏,一朝春尽红颜老,花

《葬花吟》这首古体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是林黛玉在山坡后面哭泣时所吟,书中章节为《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那天是二十四节气的芒种节,春天将尽,祭祀送花神。

众人开心地过节时,却独少了林黛玉,大家都找不到她。只有贾宝玉知道,林黛玉可能去了前天和他葬花的山坡。前去寻找,果然,听到林黛玉在山坡后面,边哭边哀叹花的命运。

这首《葬花吟》不仅生动的塑造了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展现其性格特性。而且它还与第七十八回中的《芙蓉女儿诔》,堪称《红楼梦》诗文作品的巨制双壁!

此诗可以分为三部分赏析。

第一部分从“花谢花飞霜满天”到“人去梁空巢也倾”这部分表达的是感春、伤春之情,借物抒情。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花儿都已经枯萎凋谢,风儿吹得它漫天飞舞,鲜红的颜色褪了,鲜味消失了,有谁还会对它同情可怜?柔软的蛛丝儿似断似连,飘荡在春天的树间。漫天飘散的柳絮随风扑来,沾满了绣花的门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闺房中的少女,面对着残春的景色多么惋惜。满怀惆怅没法消解。手拿着花锄走出了绣闺,看见园里花儿飘了一地,叫我怎么忍心踏着花儿走来走去呢?以落花自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柳絮和榆钱只知道炫耀自已的芳香和艳丽,全然不顾桃花飘零和李花的纷飞了。等到来年春回大地,桃树和李树就能重新发芽开花了,可是来年的闺中不知住的是谁?“柳丝榆荚自芳菲”句,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花儿本易凋零,可是燕子你却无情的衔来了百花筑巢!明年的花开时节燕子你依然可以去啄,但你怎能料来了以后,房子主人早已死去,而旧巢也已倾落,只剩下空空的房梁了?人去梁空巢也倾,指曹家被抄家。

第二部分从“一年三百六十日”到“鸟自无言花自羞”,这部分直抒胸臆,表达对现实的控诉以及自伤自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一年有三百六十天,过着什么日子啊?是刀一样的寒风,是利剑般的严霜,无情地把花枝摧残。明媚的春光,艳丽的花朵,能够支撑到几时,一朝被狂风吹去,就再也无处寻觅了。“风刀霜剑严相逼”写花同时也是对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花开时很容易看到,一旦花落便难以找寻,我站在阶前满怀愁思,简直愁坏了我这葬花人。独自倚在花锄上,默默地抛洒泪珠。泪珠儿洒上了空枝,空枝上浸染着斑斑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杜鹃啼尽了血泪,默默无语立黄昏,我扛着花锄忍痛归去,紧紧地关上重重闺门。清冷的灯光照射在墙壁上,大观园里的人刚刚人睡,轻冷的春雨敲打着窗子,床上的被褥还是冷冰冰的没有温暖。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人们责怪的问我,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感到伤神呢?一半因怜惜春光的美好,一半是恼恨春天的离去。春天突然来临我很高兴,但它又匆匆归去让人感到郁闷。来临之时悄然无语,走的时候也一声不说。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昨夜庭外不知什么地方发出阵阵悲歌,是花儿的灵魂,还是鸟儿灵魂?不管是花儿的灵魂,还是鸟儿的灵魂,都是不能长久的留在这里。问原因,鸟儿默默无语,花儿低头含羞。

第三部分是从“愿侬此日生双翼”到最后“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部分表达的是心中的向往,以及现实带来的失落与绝望。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衷心地希望我胁下能够生出一双翅膀,随着那飞去的花儿一直飞到天地的尽头。纵使飞到天地的尽头,哪里又会有埋葬香花的魂丘吗?“香丘”为林黛玉心中的理想之处。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不如用这锦绣的香袋,收敛娇艳的花骨,再堆起一-捧洁净的泥土,埋葬你这绝代的风流。高贵的身体洁净地生来,也将洁净地死去。不教它沾染上一丝儿污秽,被抛弃在那肮脏的河沟。此句表现了,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花儿你今天死去,有我来把你收葬。谁知道我这薄命的人啊,什么时候忽然命丧黄泉呢?我今天把你埋葬了,人们都笑我痴情。等到我死去的时候,有谁把我掩埋?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试看那春暮花儿渐落的时节,便也是闺中的少女衰老死亡之时。等到春天结束了,红颜老去时之,花如何零落?人如何死去?就再没有人知道了。这句也是对林黛玉自身命运的暗示。

林黛玉《葬花吟》以花自喻,从伤春感怀出发,引出对生活的控诉,以及理想的绝望,情感一步步递进。有评论家说:“一首葬花辞,半部红楼梦”,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该诗之妙,曹公才思之绝。

意爱笑:意而爱,爱而笑,笑而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7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