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不是咱想的那么简单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隐逸诗人陶渊明创作的《桃花源记》,通过所描绘的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得其乐的人间乐园——“桃花源”社会,构筑出他“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是对《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思想的继承与阐释。而其所架构的“桃花源”对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陶渊明早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支配下,陶渊明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仕而归,归而仕,在五次反复中实践了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政治信念。但由于屡次受挫,理想破灭并受当时无为之治的朝廷的主导政策和玄学盛行等多方面的原因,他的思想逐步转向了老庄。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追求“自然”为人生的目标,以“法天贵真”为处世原则,他们清醒地意识到政治礼法的本质是一派虚伪,出仕的富贵更是统治者精心策划的牢笼。因此,道家对出仕不屑一顾,归隐的选择是彻底的像老子出关绝尘,庄子拒征不就,许由则宁愿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生活,也不愿做尘世的君王。因此,促成陶渊明归隐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他从儒家思想转向对道家思想的认同。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在他所生活的时代,东晋王朝已面临瓦解,人民起义,统治阶级内部钩心斗角,使社会环境混乱污浊。他虽有“猛志逸四海”的伟大抱负,但终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他“结庐在人境”,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他一面躬耕陇亩,“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面自得其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认为上古社会是富足的真淳的,就像《劝农》诗所说“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因此,他希望自己能生活于上古时代,于是在《五柳先生传》中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宋代罗泌《路史》中有一段记载:无怀氏:“当世之人,甘其食,乐其俗。安其居而重其生”,“形有动作,心无好恶。鸡犬之声相闻,而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葛天氏:“其为治也,不为而自信,不化而自行。”无怀氏、葛天氏都属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文中的五柳先生即指陶渊明自己,他认为上古社会是隐士生活的理想时代。诗言志,可以说《桃花源记》就是他归隐自然的道家思想的文学解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