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人气质以绘制画作领悟宇宙,用生命体

宋代文人画家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不同于传统的职业画家。他们主要不是以绘画作为谋生手段。他们绘画就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就如同文人写文章抒发自己的内在情感和志向抱负一样。

邓春在他的《画继》中用“画者,文之极也”来概括文人独特的艺术创作特点。文人绘画是文章的极点,当文章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时,就通过绘画来体现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文人独特的生命意识。通过绘画展现自己高洁的君子人格和丰富独特的生命体验。

一、梅兰竹菊——君子人格的表征和寄托

君子以物比德,古皆有之。孔子在山水吟咏之中,体味到了仁智之乐,“比德”风尚也被历代文人所推崇,基于此,文人多通过对自然界中的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高尚品格和气节。

这种从道德的角度来欣赏自然界,并不是说主体沉醉于大自然本身,而是他们在欣赏大自然的时候,由于眼前的自然景物引起的思想道德品质上的联想,由于自然景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品质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使得欣赏着不自觉地就把他们联想在一起。

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对大自然的一种审美习惯,并且被一贯地传承下来了。梅、兰、竹、菊因为其坚忍不拔,孤寒高节,傲然孤立的特点与文人的气质相吻合,自然也就成了宋代文人雅士最为受欢迎的描绘题材。

在宋代,涌现了一大批以梅兰竹菊为创作对象的画家和文人,也出现了很多以梅兰竹菊为描绘对象的绘画作品。主要有以画竹闻名于世的文同,以画墨梅著称的扬无咎和以画兰花出众的郑思肖。他们不仅善于描绘,而且还各自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创造出了墨竹、墨梅和墨兰。

他们通过对梅兰竹菊等的描绘抒发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并在绘画中表现自己的孤傲高洁和高尚气节,通过绘画寄托自己的理想抱负。文同在当时主要是以画竹闻名,画竹既是他的兴趣所在,也是他借墨游戏寄托情感的方式之一。

他曾在《墨竹画》中向好友苏轼表示过“吾乃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所遣之,故一发于墨竹”。由此可以看出,他画竹是为了抒发内心的不适,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不适就包括对现实的不满。他曾在他的《野径》诗中写到:“山圃饶春色,林亭近晚清。……排石铺衣坐,看云缓带行。”诗中已经委婉地流露出了诗人的厌世情绪。

在苏洵《与可许惠所画舒景以诗督之》中“枯松怪石霜竹枝,中有可爱知音谁”,“中有可爱知音谁”表现了文同的内心世界里缺少知音,既缺少欣赏枯松、怪石、霜竹枝的知音,也没有人能体会他寄寓在枯松怪石中的独特情怀。

这也是文同通过画竹来表现自己高尚品格和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的精神追求,借画竹来寄托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感悟。据记载,文同在公干之余,很少参加那些俗吏的官场应酬,通常都是对竹默坐,神思冥冥。

他在诗《此君庵》中说道“我常爱君此默坐,胜见无限寻常人”。苏轼也曾在送文同的诗歌中写到“壁上墨君不解语,见之尚可消百忧。而况我友似君者,素节凛凛欺霜秋”,“素节凛凛”表现出了苏轼是要用竹子来比喻人格的孤傲高洁。

苏轼也是画竹的高手,主要学习文同。他认为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然经常变幻,没有固定的形式可以参照,但却有它们固定的理在里面,这种理不是一般人能够掌握和辨别的,只能在高人雅士那里才能表现出来。

除了画竹,宋代还有一些文人雅士通过画兰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坚贞意志。郑思肖生活在南宋末年。外族入侵,南宋偏安的局面已然被打破,国势将去已成定势,这时出现了一批威武不屈的爱国文人,郑思肖就是其中之一。他善画墨兰,但均有所寄托。

他曾经题画兰“纯是君子,绝无小人;深山之中,以天为春”,寄托他的高雅之情和绝世之怀。他还在他的画菊中题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表现出自己要像菊花一样,宁死不屈的坚贞意志和高尚品格。

梅花也是当时倍受欢迎的题材之一。扬无咎画的墨梅,通过描绘梅花傲然霜雪的铁骨冰心,来象征人的高尚气节。扬无咎的代表作《四梅图》,分别对应了梅花的“未开、欲开、盛开、将残”的四个阶段。并在每幅画上题诗一首。在“将残”段题诗中写到“雨浥风霜,雪侵霜嫉,却恨离披”,表达了内心的失意和悲痛。通过描写梅花的迎雪独放,傲然独立,表达自己的高尚人格和避世情怀。

二、荒寒之境——文人心灵的“桃花源”

中国画家历来就把荒寒之境视为绘画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荒寒之境之所以被画家们所青睐,主要原因在于荒寒之境是一种凄凉、孤冷的境界,这样的境界是一个没有被尘世所污染的洁净的世界,一个远离世俗,远离纷争的安静的世界,一个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并在其中实现一种和大自然和谐统一,达到一种道家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画家们在这样的世界里可以使自己的思想达到净化,漂泊的灵魂得到停息。它是一个远离现实社会的战争和冲突,远离世俗社会的烦恼和羁绊的理想境界,是画家的灵魂世界的“桃花源”。

在宋代,很多文人士大夫在庙堂,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党争,步步为营;退庙堂之后,面对国家的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心存报国之志却不被重用,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他们也想要在世俗社会里随波逐流,庸庸碌碌度过此生却又心有不甘,因此只能寻找其他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和苦闷。

他们在绘画中寻找到了这一宣泄感情的途径。他们把自己的感情和理想全都通过绘画,寄托在笔墨之间。特别是水墨山水的出现,文人画的兴起,让这些画家有了更多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在画面中展现这样的一个孤冷、高洁、安静的世界,表达自己的愤愤不平,并通过绘画来使心灵有所寄托和栖居。

这种荒寒之境展现在画面上主要表现为烟云笼罩的远山、皑皑的白雪、萧条淡泊的荒境,深不见底的崖岸、黝黑神秘的深林等。特别是水墨的运用,文人画追求淡墨,画面上的一切均利用淡淡的水墨画成,画面整体呈现一种暗灰色的色调,这就更加加重了画面的荒寒色调。

宋代文人画家创作出了很多这样的经典作品。《宣和画谱》记载,李成“所画山林薮泽,平远险易”。具有一种萧条淡泊的境界,他创作了很多这样的作品如《寒林图》轴、《寒林平野图》轴、《读碑窠石图》轴等。

在他的《寒林平野图》中,画面展现的是寒冬萧条的平野之境:长松亭立,古树枯枝交叉,交错盘结,远山绵延,河流蜿蜒,流向远方。天空雾霭蒙蒙,这些景物都使一种荒凉之境从心底油然而生。正如米芾在《画史》中记载的“干挺可为隆栋,枝茂凄然生阴,……以通身淡墨空过,仍如天成。”追求画面的凄凉和幽远。

李成善画荒寒、寒林图,主要是由于他性格放浪、孤傲,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自身才华出众,胸怀抱负,无处施展,郁郁不得志,故借绘画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并试图通过画面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宣和画谱》记载,李成“因才命不偶,遂放意于诗酒之间,……所画山林、树薮……皆一吐胸中而写之笔下。”他试图通过画山林、树薮等事物与世俗的尔虞我诈相割裂,在污浊的尘世间保持自己的君子气质。

除了李成之外,范宽也创造了很多寒林题材的作品。例如他的《雪景寒林图》,描绘了雪后山川、树林的磅礴气象和悠远宁静的境界。画面中高耸的远山,山中寺院若隐若现,画面的前景一片古树,板桥寒泉,流水萦绕。真实再现了北方冬季的山川雪景。

此外远处的远山,雾气弥漫,与山林,险峰相对比,更加突出了意境的幽静和恬淡。范宽之所以热心于创作这种荒寒之境,即和他的性格有关,“性嗜酒,好道”,喜欢追求天人合一的道家境界有关。

他生活在北方,所见所画多北方的奇绝高险的山峰。他追求的是庄子笔下的藐姑射仙人,因此他笔下的寒林雪景必然是常人无法达到的冰清玉洁的人迹罕至之地。

宋代很多文人画家都有这种荒寒之境的绘画作品。除了李成、范宽以外,董贊、侯封、符道隐都是以工画山水寒林驰名于当时。绘画成为他们逃离现实纷争的手段,也是他们保持高洁人格,孤花自赏的途径,是他们寄托理想,洗涤灵魂的家园。

文人士大夫还通过对荒凉的自然山水的描绘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远离世俗的纷争。荒凉的地方必然是萧条和破落的,它是平和淡泊的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真实展现。在这平淡中既有文人士大夫对历史的沧桑感,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和感悟。

在荒凉的景象中,画家可以抛开尘世的一切烦恼,索性将自己和这荒凉的世界一起萧条下去,在这里一切都是没有生机的,但又充满着生机。因为在这满目荒凉的大自然中,孕育着新生命,只待春风吹来,一切都将是新的开始。

李成的《读碑窠石图》,描绘的是荒寒的原野,遒劲的枯树和矗立的石碑,观此图会让人情不自禁地陷入一种苍凉冷落的情境之中。一块古碑,几棵苍松,原野凄清。似乎就是在诉说着人世的沧桑和不堪回首的往事。

画家用这样的画面表达了自己的愤世嫉俗和高傲孤寂之情。惠崇的《沙汀丛树图》,主要描绘早春季节郊野沿河的景色。早春时节,在经历了寒冬腊月的霜寒蹂躏之后,在乍暖还寒之时,万物枯萎,一片萧条。画面中放眼望去一片空旷的原野,画面前景是一片树林,满是萧瑟之景,水草浮在水面,林木烟笼雾锁。

整幅画面看上去荒凉凄清。但是正是在这一片狼藉的萧条之中,孕育了春天的新生命。画家在荒芜萧条中寄托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希望在远方,只待春风吹来,一切都会重新开始。

结论

文人画逐渐成为文人独特的精神世界的展示天地。通过艺术创作,文人在绘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借助绘画慰藉自己的心灵。在绘画中游戏笔墨。文人画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是为人生的艺术,它成为文人悟道、体验宇宙人生真谛的重要途径。

由于文人画重在书写文人的心灵世界,所以文人在绘画中酣畅淋漓地书写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领悟,对美好的人生理想的向往。在宋代,文人画在“助人伦,成教化”方面,在反映人民生活状况,促进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绘画在宋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宋代从宫廷到民间,绘画艺术得到全社会的喜爱和欣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