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的笔下,桃花美丽,却也凄婉

《采桑子》——纳兰容若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出浓。

乍一看,这首词就像是一首普通的描写桃花的诗词。然而向来文人们有借物喻情的习惯。

之前已经说过,纳兰十九岁时,刚刚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打击。说他完全没有沮丧,没有失望,那也未免过于神化纳兰容若了。所以,我想,那个春天,纳兰必然也是郁郁寡欢的。

“桃花羞作无情死”。在纳兰容若的眼中,桃花并不仅仅是单纯地开在春季的植物而已,他看到的更多是桃花的多情,桃花的羞涩,桃花的落寞。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中,桃花常常被用来当作感情的象征。最有名的,当属唐朝诗人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里,那位让诗人念念不忘的美丽女子,正如桃花一般,美丽,却也漂泊,不知何年何月,已经不见了踪影。

在容若的笔下,桃花也正如之前歌咏它们的诗词一般,带着淡淡的忧伤味道。

《红楼梦》中曾有黛玉葬花,把那满地的落花都细细扫进绢袋里,然后埋于土中,随岁月化去。在纳兰眼中,那无奈从枝头落下的桃花,心有不甘,并未随之落入沟渠之中,而是被东风缓缓吹进窗间,与窗前相倚之人为伴。

于是,纳兰笔锋一转,便是“感激东风”,让桃花“飞入窗间”,来陪伴自己。

那时,纳兰心情怎样呢?正如词中所言,“飞入窗间伴懊侬”,是懊侬的,烦恼的。接着,纳兰又自叹“谁怜辛苦东阳瘦”,。东阳,指的是南朝时候的美男子沈约,他曾经出任东阳太守,于是世人皆以“东阳”称之。南朝向来有以瘦为美的风尚,再加上沈约是出名的美男子,于是“东阳瘦”竟成流行的风流之态。而这里纳兰用东阳沈约自比,倒也颇为得体。

桃花多情,像是知道了他如今孤寂的心情,于是借东风一程,特地飞入窗前,与人为伴,可落英缤纷,像是在无声地告诉自己,春天即将过去了。

只是,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出浓。这里的幽情,究竟是指谁的情愫呢?不得而知,只是“不及芙蓉”,大概是指“李固芙蓉”的典故。

相传唐代李固落第后在巴蜀遇到一位老妇人,预言他次年会在芙蓉镜下及第科举,第二年李固果真金榜题名,而金榜上恰有“人境芙蓉”四个字,后来这一典故被称为“李固芙蓉”。诗中借此典故大概也是写他无奈错失殿试机会之后的懊恼之情吧?

整首词里,有着一股淡淡的懊恼之意,却在字里行间显得清新,而且一如既往的温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