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什么引起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2818/
郎咸芬,吕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
一、从歌舞少年到文工团员
年9月,郎咸芬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县(今寿光市),儿时也曾随爷爷居住在老潍县的芙蓉街。据陈瑞曾《老潍县芙蓉街往事》一文介绍,这里曾居住着很多书香门第、绅商大户、地方名流,“因临近县城南北轴线道路,与县城的大十字口、南门两大市场很近,其交通便捷而成为宜居之地。历史上,这里人才济济,人文荟萃……后来的著名吕剧演员郎咸芬随其爷爷郎益民大夫在解放前也住在这里。”[1]爷爷是开诊所的医生,父亲从事财务工作,母亲主要操持家务,郎咸芬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小时候的郎咸芬就表现出爱唱歌爱跳舞的天赋,在文庙街小学读书期间,她是班上的文艺骨干。小学毕业后,她上了潍坊市私立新华中学,这所学校成立于年9月,年改为公办,后更名为潍坊三中。郎咸芬最喜欢上音乐课,张俊老师教她唱歌、识谱,成为她艺术道路上的启蒙者。张俊老师是一个很活跃的人,他结合着新中国成立初期支援国家建设的号召和刚刚颁布的《婚姻法》,创作了两部活报剧,一部《张秀兰购买公债》,一部《买卖婚姻》,均由郎咸芬主演。演出之后,很多人都听说了新华中学的宣传队,听说了宣传队有个会演戏的郎咸芬。郎咸芬后来能够真正从艺,也是因为这两部作品的牵引,她得以结识了恩师尚之四,成为一名文工团员。
年,郎咸芬在《哭恩师尚之四》中回忆了这段经历,她说:“现在回想起来,除了满腔的政治热情和因为我那大胆泼辣的性格而敢演敢唱外,恐怕谈不上什么艺术性。谁知道就因为这两出小歌剧,却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伸出这改变我命运之手的人便是恩师尚之四。后来听人说,当时担任潍坊特别市[2]文工团团长的尚之四在街头看了我的演出,打听我是哪个学校的学生。不久尚团长带着一位导演、一位演员队长来到新华中学物色演员。我作为第一人选被叫到他跟前唱歌、跳舞,折腾了好一阵子。那时候自己年龄小,不知道害怕,认真严肃卖力气,感情十分投入,记得当时唱了首《翻身道情》,唱到‘井底下压着咱老百姓,妇女在最底层’时,满脸泪痕,声音哽咽,几乎唱不下去。这次考试的结果三天后就知道了,我被录取成了昌潍专区文工团的一名正式演员。”[3]张云凤在《剑勤磨而锋利,花勤灌乃扬芬》一文中写道:“从小就爱唱歌跳舞的郎咸芬,年考入山东省昌潍专区文工团时才十六岁。”[4]
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正在组建中的潍坊特别市文工团急需优秀演员。就这样,郎咸芬正式走上了从艺之路,而尚之四团长不仅是发现她的伯乐,也是她后来艺术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进入文工团以后,她一边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一边参与演出,角色再小,她也要通过自己的表演让人物出彩,这让尚团长看到了她的潜力。年4月,尚团长到济南参加首届山东省文代会,会上看到了由当时地方戏曲研究室创作、林建华主演的《李二嫂改嫁》,凭借导演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他一下看中了这出戏。回到潍坊就安排郎咸芬到济南跟林建华学习该剧。学习结束,尚团长又在潍坊对该剧进行了排练和演出。可是一切尚未展开,文工团却突然被解散了,郎咸芬的命运由此发生转折。
《李二嫂改嫁》剧照
二、从文工团员到吕剧演员
在文工团待了一年多时间,因为政策原因,文工团解散,郎咸芬被分配到益都(今青州市)电影院工作。几个月以后,她接到山东省吕剧团(当时称山东省歌剧团)的调令,在尚之四导演的举荐下,她重新回到表演专业的岗位上,只不过这次她要学的是吕剧。此时,尚之四已任该团副团长兼导演。进入剧团以后,首先接受的是三个月集训,这就意味着各种基本功、武功、唱腔等都要从头学起。戏曲需要童子功,郎咸芬当时已经17岁,在剧团统一安排下,她开始系统学习戏曲台步、圆场、水袖、身段,跟着昆曲老师赵则侬学《思凡》,用昆曲开蒙,规范表演和形体,这体现了当时剧团领导的远见卓识,但是对于20岁左右的初学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林建华、李岱江两位艺术家也曾回忆这段难忘的历史,因为新进团的演员大多来自各地文工团,虽然能歌善舞,但是没有戏曲基础,所以剧团领导对集训要求特别严格,加上年轻人都有上进心,所以三个月后集训初见成效,他们基本上都可以担任角色了。郎咸芬因为被安排了《王定保借当》里王定保,所以她在练功时还另外学习了吕剧小生的动作、身段和唱腔,这对她日后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排演重新改编了的《李二嫂改嫁》,显然是郎咸芬人生路上的重大转折点。该剧日后产生的巨大影响和给她本人带来的一系列荣誉,在排练之初她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年轻的郎咸芬满怀着初生牛犊的信心和决心,一门心思投入练功、排练,但首次彩排却没能收获鲜花和掌声。她回忆说:“那年我17岁。尽管尚之四导演为我下了很大功夫,我自己也付出了很多汗水,《李二嫂改嫁》的首次彩排失败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说我‘像个城市学生’,‘没有半点农村大嫂的味道’。”[5]因为从小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在所难免。于是领导安排演员们组成农村文化工作队到博兴县闫家坊一带边演出边体验生活。郎咸芬在那里认识了几位寡妇大嫂,其中一位姓刘的大嫂和李二嫂经历相似,她便搬到刘大嫂家同吃同住同劳动,跟她学会了纳鞋、摊煎饼、推碾子、拉碌碡……除此之外,尚导演还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等各方面的帮助,郎咸芬说:“从剧本的主题、人物性格的特点、情节发展的脉络、整体风格的把握到具体的每个场次、每个环境、每段唱腔、每句道白帮助我逐条分析,加深理解。他还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理解和体会仔细讲给我听,启发我加深对人物的认识……感性的生活积累,理性的深刻剖析,尚导演帮助我一步一步走进了李二嫂的内心世界。”[6]通过深入体验农村生活,加上尚导演的悉心指导,郎咸芬终于完成了从“城市学生”向“农村大嫂”的转变。“《李二嫂改嫁》初次公演一炮打响,年华东会演轰动剧坛,年进京演出享誉全国,年长影拍成戏曲艺术片。直到年,该剧在演出十年并获得众多荣誉之后,尚导演又做了一次大的调整,增加了“悲切切出门来”这一脍炙人口的唱段,使人物的思想变化更为清晰,悲剧性格更为鲜明,情节发展更显跌宕,全剧演出更为和谐。”[7]
郎咸芬毫不掩饰她对恩师尚之四导演的感激之情,言谈话语中也充分肯定了尚导演对于成功创作《李二嫂改嫁》所产生的重要作用。除了《李二嫂改嫁》,尚之四还导演过多部有重要影响的作品,如柳子戏《孙安动本》《玩会跳船》,山东梆子《墙头记》,京剧《奇袭白虎团》等,在当时都曾引起轰动效应,后来又分别成为各剧种的保留剧目。尚之四是一名杰出的戏曲导演,他扶持提携的演员很多,吕剧国家级传承人林建华、李岱江,柳子戏国家级传承人黄遵宪等几位老艺术家都曾多次提到尚之四导演。林建华回忆了尚导演对自己唱腔的肯定,李岱江回忆了尚导演带领他们去杭州学习越剧《庵堂认母》的情景,黄遵宪在回忆自己的艺术生涯时更是对尚导演念念不忘。就像有人批评郎咸芬演的李二嫂像“城市学生”,黄遵宪当年演《孙安动本》时也曾受到质疑。因为演武戏出身,年轻时的黄遵宪演得最多的是孙悟空,所以最初扮演孙安时,人们批评他是“孙安加猴”。黄遵宪听了很难过,尚之四导演就找到他,风趣地说:“孙猴变孙安,怎么不可以呢?孙猴七十二变,你还不能变一个孙安?”随后,尚导演帮助黄遵宪打消了思想上的顾虑,树立了专业上的信心,克服形体、声腔上的种种困难,冲破老式戏套的束缚,塑造了一个性格饱满、不同以往的孙安形象。[8]正如郎咸芬所说,“相交半个世纪,师生情、战友情,相知胜过父女情”,当多位不同剧种且已耄耋之年的著名国家级传承人都不约而同且如此深情地回忆起尚之四导演,每一字、每一句、每一个细节都穿越了半个多世纪的时空呈现在我们面前,其音容笑貌连同知遇之恩、培养之情,仿佛历历在目,其情其景令人动容!
年在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李二嫂改嫁》轰动剧坛。当时的演出盛况,从著名戏剧家刘厚生先生回忆中依然可以看到。在年7月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为郎咸芬从艺50周年举办的座谈会上,刘厚生说:“当时大会共来了35个剧种,演出了个剧目,吕剧《李二嫂改嫁》在如此众多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她的朴实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让人感到新鲜。特别是演李二嫂的小姑娘郎咸芬朴素、自然,没有任何夸张做作的技巧炫耀,却带给人们一个完整的让人感到艺术魅力的充实的艺术形象,这使我在以后每一次看到郎咸芬都会想起当年第一次看吕剧、也是第一次看《李二嫂改嫁》时的情形。”[9]刘老一番话,高度肯定了郎咸芬的表演,肯定了《李二嫂改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推动吕剧发展和传播的关键性作用。
年山东省吕剧团进京演出,再次收获好评。当时《大众日报》发表新华社题为《山东省吕剧团在京公演结束得到好评》的文章,称该团“在北京公演了传统剧目《借年》《王定保借当》以及反映现代生活的《李二嫂改嫁》和根据兄弟剧种剧目改编的《喝面叶》等剧。剧团在演出中所保持的吕剧特有的淳朴风格和浓厚的生活气息,丰富而通俗的语言和优美的民间音乐,引起了首都文艺领导部门和文艺界人士的重视。周恩来总理和政府部门其他首长都曾观看了吕剧团的演出。”[10]该文最后还特别指出,“剧团改编的《李二嫂改嫁》一剧,曾在一九五四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得一等剧本奖,这个剧的主要演员郎咸芬和王俊英都获得了一等演员奖”[11]。从时间上看,山东省歌剧团成立于年10月,年11月更名为山东省吕剧团,这段历史在吕剧国家级传承人李岱江评传中也曾做过详细回顾。[12]山东省吕剧团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剧团,因为有观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剧目和一炮走红的《李二嫂改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快速得到了全国观众的认识和认可。年轻的郎咸芬也因为成功塑造了李二嫂这一形象而收获了各种荣誉。
《大众日报》刊发了郎咸芬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发言,她说:“我是山东省的一个青年吕剧演员,由于党和政府的培养,使我这样年幼的戏曲工作者也得在大会上出席发言,使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才有可能,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感激!”[13]那年,郎咸芬只有21岁。此后,她又连任了第二、三、四、五、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4]
年《李二嫂改嫁》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当年即被评为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吕剧这一新生剧种和郎咸芬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一时之间,仿佛《李二嫂改嫁》成了吕剧的代名词,而郎咸芬又成了李二嫂的代名词。聚光灯下,观众看到的是演员在舞台、银幕上亮眼的光鲜,看不到的是他们背后付出的汗水和艰辛。《李二嫂改嫁》电影版导演刘国权曾在年撰文,谈到剧团当时的艰苦条件,他说:“山东吕剧团几年来创造出了很好的成绩,是值得钦佩的。由于没有排演场、练功场,不管冬夏,都在院子里排戏练功,却没有一个人叫苦。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15]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练功、排戏、演出和宣传,这显然成为了当年山东省吕剧团在短期内成功立足的秘笈。
三、从《李二嫂改嫁》到《苦菜花》
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期的《大众日报》所呈现的演出信息中,我们大致可以了解郎咸芬出演过的剧目和扮演过的角色,这条线索可以比较清晰地勾勒出郎咸芬的艺术发展历程。
《穆桂英》剧照
在古装戏方面,郎咸芬先后排演了《穆桂英》《蔡文姬》《文成公主》《武则天》《桃花扇》等剧目,对吕剧历史剧创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穆桂英》和《蔡文姬》为例,郎咸芬在《穆桂英》中塑造了英姿飒爽、军纪严明的巾帼女英雄穆桂英的形象,这对她的个人戏路应该是一次不小的突破。而能够扮演蔡文姬这一角色,还得从年郭沫若路经济南谈起。他在看过山东省吕剧团的演出后,将自己创作的《蔡文姬》剧本主动推荐给他们排演,可见其对吕剧剧种的欣赏和对剧团演员的信任。该剧演出后,有文章称其“在吕剧不长的历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表现重大的历史题材,这还是第一次”[16]。同时,该剧在音乐创作上,结合表现人物的需要,将蔡文姬的名作《胡笳十八拍》配以传统曲牌,在剧中以伴唱形式表现出来,这在当时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比较来看,郎咸芬在历史剧创作方面进行了开拓剧种题材的尝试,有些作品在当时也经受了观众的检验,但是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远远不及她的《李二嫂改嫁》和《苦菜花》。
《李二嫂改嫁》和《苦菜花》是郎咸芬的两部主要代表作品,《李二嫂改嫁》塑造了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青年寡妇形象,让刚刚参加工作的郎咸芬声名鹊起;《苦菜花》塑造了敢于与敌人周旋斗争的革命母亲形象,让退休后的郎咸芬再度辉煌。这两部作品都是现代戏,都以端庄大气、朴实无华地呈现吕剧剧种特点取胜,它代表了郎咸芬艺术生命的两端。
《苦菜花》剧照
和17岁时扮演李二嫂的青涩不同,郎咸芬主演《苦菜花》时已经62岁,这部戏诠释了她一生的表演经验和艺术追求。该剧根据冯德英同名长篇小说改编,遵循了忠实原作、提升情节、突出人物、凝炼线索的创作原则,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以冯大娘为代表的胶东妇女做出的巨大牺牲。郎咸芬塑造的冯大娘形象,有着对儿女的慈爱,对子弟兵的热情,在亲人相继牺牲之后,对敌人的痛恨激发了她抗战的勇气,一颗苦难中浸泡的心表现出超强的冷静、果敢和勇毅。就像当年的《李二嫂改嫁》一样,《苦菜花》一经公演就受到各界好评,年10月,《苦菜花》进京演出,荣获“文华奖”和“曹禺戏剧奖”;年10月,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艺术节大奖”。年《李二嫂改嫁》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年《苦菜花》由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成了戏曲电影剧,两部作品均通过影视媒介向全国观众做了更广泛的传播。作为郎咸芬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样的巧合绝非偶然。这一点,郎咸芬本人也深有感触。她说:“如果说,四十年前拍摄电影《李二嫂改嫁》使我的艺术创造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四十年后《苦菜花》的摄制,则使我感到自己又重新焕发了艺术的青春。如果说,电影《李二嫂改嫁》曾在全国引起过强烈的反响,让人们认识了吕剧,喜爱上吕剧,那么,四十年后拍摄《苦菜花》,观众则能从中看到吕剧艺术的新发展、新风采。”[17]
从艺半个多世纪,在现代戏创作方面,郎咸芬除了主演《李二嫂改嫁》和《苦菜花》以外,还饰演过《朝阳沟》中的拴保娘,《丹河曲》中的张桂清,《沂河两岸》中的妇救会主任,《亲事》中的张大云,《母与子》中的后娘,《李二嫂后传》中的李二嫂等。
从以上剧目可以看出,吕剧擅长创作现代戏,其内容往往与时代背景相关,与现实生活相关,借助于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宣传时代精神,针砭社会时弊。人们耳熟能详的《李二嫂改嫁》是配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颁布的《婚姻法》而创作,《丹河曲》表现了社会主义农村新青年的进步和成长,他们从羞于表白爱情到冲破封建家长制,争取恋爱婚姻自由,迈出了坚定的一步;《沂河两岸》“要表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热火朝天的农业大生产场面,还要表现社员之间不同思想的斗争,在当时可以借鉴的作品不多,因此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挑战性”[18];《亲事》则通过三个农村女孩的爱情波折,揭露了农村“换亲”陋俗;《母与子》表现了郎咸芬扮演的后娘通过爱心和付出感化劳动教养的儿子,使之化解误会,走上正途的故事。在现代戏排演过程中,郎咸芬和他的同事们在运用传统戏曲表演程式反映现代生活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对于当下的现代戏创作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当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能获得成功,很多紧跟形势、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作品随着时代变化而被束之高阁,终成昙花一现,难以对抗时间的消磨,这是很多现代戏创作的通病。早在10年前,郎咸芬就曾客观地评价过现代戏创作成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她说:“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我们创作演出《李二嫂改嫁》,很明确就是为配合、宣传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婚姻法》的,但我们没有粗制滥造。起步之初就定位在打造一部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高的戏。我们打磨了很长时间,导演、作曲、舞美及同台演员们都有非常出色的创造……回头看看,我早年演李二嫂,晚年演冯大娘,之所以取得一点成绩,与我们对戏曲现代戏艺术要求比较高有一定关系。当然,我们也演出一些舞台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的现代戏,这往往出在‘写中心、唱先进、抓配合、抢时效’这类剧目上。之所以如此,主观上是剧院过于注重配合时效这几个字,有意无意地降低了艺术水准。也不能否认客观上的干扰。有时候这种干扰甚至来自那些被歌颂的先进人物,提出应该这样写或那样写。这主客观因素搅到一块儿,使剧目生产的艺术质量无从谈起。”[19]10年前甚至更早以前出现的剧目创作问题,在今天的舞台上依然存在着,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戏曲职能部门和相关从业者的警醒和反思。
四、师生相约,春泥护花
20世纪90年代以后,郎咸芬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教授学生、培养新人上面。在正式拜她为师的十几位弟子中,不乏专业优秀的佼佼者,她们不仅传承了老师的代表性剧目,而且作为所在剧团的中坚力量,收获了各种荣誉和奖励。很多人都曾听说郎老师收徒弟要签《师生相约》,这是一份基于双方对于传承吕剧事业责任和义务的郑重约定。其内容如下:
师生相约
对吕剧事业的热爱把我们聚集在一起,发扬光大吕剧事业是我们毕生的愿望;我愿把毕生所学传授给热爱吕剧事业的年轻朋友,让我们为吕剧事业的灿烂明天献出真诚和智慧。坦诚陈诉我的观点,希望和您求得共识:
一、听党的话,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方向;
二、立身修德,做个品德高洁的人;
三、敬业爱岗,全心全意献身吕剧;
四、勤学苦练,专业技能力争一流;
如果您认同以上四条,请签字。
十分荣幸被您称作老师,诚心接受您为我的学生。
学生:老师:
年月日[20]
作为老师,愿把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而作为学生,则需要在做人和专业学习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双方约定的共同目标是“发扬光大吕剧事业”。限于本文篇幅,笔者分别联系了郎老师的两位弟子——山东省吕剧院的高静和东营市吕剧团的赵静,她们都签过协议,并且对老师曾经的教诲记忆犹新。
年郎咸芬从艺50年庆典,集体拜师的11位弟子,左起:赵秀敏、姜少华、杨春梅、刘玉凤、胡静华、李萍、高静、史萍、秦霞、吕学芹、赵静
高静19岁学演《李二嫂改嫁》,从此与恩师郎咸芬结缘。她先后主演过的剧目有《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画龙点睛》《苦菜花》《石龙湾》《补天》等,在每部作品中均有上佳表现,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等大奖。年中央广播电台录制了高静的多个吕剧唱段,通过电台进行广播,从那以后她就有了“小郎咸芬”的称号。对当时还很年轻的高静来说,这个称号既是对她专业水平的肯定,也成了她以后不断进步的压力和动力。高静至今记得当初老师对她说过的一句话:“金山大师演《万尼亚的舅舅》时,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所有人提的意见都记到本子上。”这也许只是老师随口举出的一个例子,但是高静却一直记在心里,在跟郎老师学戏的过程中,她养成了随时记笔记的好习惯,这也让她受益无穷。这些年,郎老师给自己说戏的本子,高静一直保留着。只要有演出,她都会拿出本子翻一翻,想想当时的场景,就像老师又重新给自己说了一遍戏。今天,郎老师年纪大了,说不动戏了,这些笔记的意义就显得尤其重要。
郎咸芬老师与弟子合影,左起:李萍、高静、胡静华
年轻时排戏演出任务重,一有重要演出或者排戏特别累的时候,郎老师总是叫高静到家里吃顿好饭,她的老伴儿杨老师炖鸡腿、蒸大虾,还给做潍坊的饸烙面,高静对此记忆犹新,她说:“那大虾像鸡腿一样大。”高静去老师家吃饭也带着本子,因为老师通常会在吃饭的时候给高静说戏,从咬字、行腔、韵味到眼神、动作、表演等,一一说来。在塑造人物方面,老师告诉她,把握人物关系非常重要,以《李二嫂改嫁》为例,李二嫂面对张小六、婆婆、张大娘时表现不同;在自己家和在张大娘家,不同的环境里,人物的整个状态都不同。在张大娘家就像在解放区,人是放松的;在婆婆家就是旧社会,人是压抑的。这种分析人物、塑造人物的方法,在其他作品中同样用得到。年高静已经是一级演员,但是排《石龙湾》的时候,因为是新创作剧目,郎老师仍然格外用心,从拿到剧本、分析人物到舞台排练的全过程,对每一步都严格指导。年,高静凭借此剧荣获第四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那天在上海兰心大戏院演出结束,著名电影演员张瑞芳、越剧著名演员袁雪芳、龙江剧著名演员白淑贤等人到台上与高静见面,他们一致评价说,“在你的身上,看到了郎咸芬的影子。”
高静的成功,得益于老师一招一式、一字一腔的指点,也得益于她从老师那里传承的好习惯。除了生活上的关心,郎老师对高静业务上的严格要求也是出了名的。她说:“老师对我有三个特点,一是如果头天晚上有我演出,老师看了不满意,第二天见面就会生气不理我;二是有任何失误,大会点名批评,不留情面,所以我一刻不敢放松;三是从来不当面表扬我,老师对我是恨铁不成钢。”如今,作为吕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静也已经带了十几名弟子。她像当年郎老师一样,和学生签订《师生相约》,并把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优良传统继续传承下去。
在郎老师的弟子中,其实不只高静有这样的感受,远在东营的赵静,一说起自己的老师,同样有着满满的回忆和感恩。她说,签《师生相约》的时候,老师要求弟子们为吕剧事业奉献一生,还特别嘱咐:“演戏先做人,艺德很重要。人品不好,专业水平高也走不远,更不会赢得尊重。”她认为老师表演最大的特点就是朴实大方,用真情感染观众,打动观众,完全没有表演痕迹,让人感觉真实可信,这一点也深深地影响了她。年,赵静和胡静华陪郎老师到北京参加交响乐伴奏地方戏的演唱会,在火车上,郎老师让她们表演《李二嫂改嫁》里纳鞋底的动作,本来是熟戏,但郎老师却告诉她们,越是看似简单的动作,越需要不断地练习,为了使表演更真实可信,连线的长短之类的细节都要注意,这样才能做到精益求精。
因为不在济南,赵静在排练和演出中遇到问题只能打电话请教,老师就在电话中给她上课。平时每次打电话,老师都会问她排啥戏了,对于剧团的发展非常关心。郎老师年纪大了,有午休的习惯,所以弟子们一般在下午三点半之后再打电话。有一次,赵静接受当地电视台的节目录制任务,需要向老师请教,当时老师身体不太好,但是录制时间又很紧张,她只得在午休时间把电话打过去,结果郎老师忍着病痛不厌其烦地为她电话答疑,帮助她顺利完成了录制任务。赵静目前是东营市吕剧团副团长,一级演员,东营市文化名家,齐鲁文化英才。她说,这点成绩的取得虽然微不足道,但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采访郎老师的弟子们,给我一个整体的感觉,那就是老师就像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因此,无论做什么,都不能给老师丢人。这种朴素的意识和观念,也成为她们不断进取的动力源。郎老师的弟子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吕剧事业的传承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也是郎老师多年教学成绩的体现。
回顾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的艺术之路,就像是看到了山东吕剧发展的历史缩影。在这个过程中,吕剧有久演不衰的古装剧目,也有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现代作品。吕剧在开拓创作题材、丰富音乐样式方面不断努力,虽然剧种历史不长,却拥有众多的观众,就剧团数量和观众基础来说,堪称山东省第一剧种。这得益于早期吕剧先驱们的开创之功,也有赖于一代又一代吕剧从业者的不断进取,各地吕剧院团的坚守更是功不可没。唐朝方干有诗曰:“芬郁合将兰并茂,凝明应与雪相宜。”戏曲百花园有姹紫嫣红,也有一枝独秀,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愿郎咸芬先生身体康健,愿她钟爱一生的吕剧事业欣欣向荣。
注释:
[1]陈瑞曾:《老潍县芙蓉街往事》,载《潍坊日报》年2月21日第6版。
[2]在潍县解放之前,华东局鉴于潍县解放的重要意义,为了加强其后期工作,发挥其积极作用,遂把潍县和坊子连在一起,取潍县的“潍”、坊子的“坊”,组建潍坊特别市,直接受华东局领导,将潍县提升为大城市级别。年4月潍县解放,潍坊特别市正式成立,年6月改为潍坊市。(据陈景藩、陈冬莉《潍坊特别市的缘起及始末》,载《潍坊日报》年12月13日第6版)
[3]郎咸芬:《哭恩师尚之四》,载《中国戏剧》年第2期。
[4]张云凤:《剑勤磨而锋利花勤灌乃扬芬——记著名吕剧演员郎咸芬》,载《人民戏剧》年第2期。
[5]郎咸芬:《哭恩师尚之四》,载《中国戏剧》年第2期。
[6]郎咸芬:《哭恩师尚之四》,载《中国戏剧》年第2期。
[7]郎咸芬:《哭恩师尚之四》,载《中国戏剧》年第2期。
[8]周爱华:《笔管一举山河动,正气长存日月悬——记柳子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遵宪》,载《山东艺术》年第6期。
[9]陈鹏:《一生追求为吕剧——山东举办郎咸芬从艺50年庆典》,载《中国戏剧》年第9期。
[10]新华社北京12日电:《山东省吕剧团在京公演结束得到好评》,载《大众日报》年11月14日第3版。
[11]新华社北京12日电:《山东省吕剧团在京公演结束得到好评》,载《大众日报》年11月14日第3版。
[12]周爱华:《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记吕剧国家级传承人李岱江》,载《山东艺术》年第1期。
[13]郎咸芬:《全国人民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郎咸芬代表的发言》,载《大众日报》年7月7日第4版。
[14]罗天宇:《浅吟低唱声清朗,吕歌弦音绽芬芳》,载《山东艺术》年第1期(创刊号),第6页。
[15]刘国权:《关于电影“李二嫂改嫁”》,载《大众日报》年2月15日第3版。
[16]辛歌:《民族团结的颂歌》,载《大众日报》年5月23日第3版。
[17]郎咸芬:《粉墨春秋五十载,热血浇开苦菜花——在戏曲电视剧苦菜花座谈会上的发言》,载《当代电视》年第7期。
[18]周爱华:《沂蒙精神在戏曲作品中的呈现与变迁》,载《艺术百家》年第3期。
[19]高昌:《戏曲现代戏要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听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说戏》,载《中国文化报》年9月14日第3版
[20]罗天宇:《浅吟低唱声清朗,吕歌弦音绽芬芳》,载《山东艺术》年第1期(创刊号),第12页。
(作者系文艺学博士,山东艺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戏曲教育联盟副秘书长,山东省高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记录工程学术专员,山东省签约文艺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