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田偶得
终日乾乾
短道落辙新,沙沟走兔真。
田平冒藜首,堰软没足音。
四句四景,貌似毫无关联,但仔细想想,确是从虚实两方面突出一个“新”字!物相之“新”,心态之“新”。既反映了视觉,又兼顾听觉!
春风
文/一若陶公
玉蕾琼枝散紫烟,荣光万里共长天。
红尘滚滚桃花渡,白絮飘飘蝴蝶川。
扶柳曾遭美人妒,吹梅常惹相公怜。
欲因送暖君来早,频借晴空放纸鸢。
读陶公句,使我突然想起“儿童散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的名句,怡人爽口,香沁心田。
个人认为诗之首联应是对春归大地的总写,并未提及“风”应有的特质,但在颔联和颈联,大开大合,用“红尘滚滚滚”、“白絮飘飘”、“扶柳”、“吹梅”这此词汇,不写“风”字,亦然让春风之态,春风之相跃然于心,更难能可贵的是陶公之造境,如“桃花渡”、“蝴蝶川”等,我相信自然界有这两地名,但绝不在一处。尾联则趋于点题。虚实结合,收放有度。
不足之处是个别词在句中的对仗上,还有“曾遭”,“常惹”这两词的时间接点与诗总体的关联上有点出入,抑或是使用“曾遭”时为了防止本句孤平。应该是注意到炼句,却给全诗的诗意带来了瑕疵。
春游赏花
春风三月剪新装,孱弱娇香溢四方。
爱恋游人迟日暮,痴情倩女懒依窗。
呼朋野趣需携酒,引伴翔空燕就双。
浪漫怡怀年少好,芳华易老勿彷徨。
看上去这是首新韵(十唐)七律。首联点题,第二句中既然写了孱弱娇香,那溢四方是不是有点过?(个见)第二联没有承接题目继续写花的各种姿态,转笔写人了,其间的“日暮~依窗”对仗还需再斟酌;第三联承接了第二联,除呼朋引伴外对仗不工,(不会是七古吧)尾联又在感叹流年,有趁年轻不负春光、老勿彷徨之意。整首题目是春游赏花,但似乎只有第二句提到了花,其他都是在借春写人及事,并由此感怀。以上是文心丽语个见,不妥之处请诗友包涵。
惜春
田园
云过平湖暖,山青碧水浮。
成茵填万壑,向岭润双眸。
陌野藏书径,天江系宝舟。
感时春意惜,莫负少年头。
缘来乱点:
两句一意的倒装语法的立意方法开篇,非常不错!颔联颈联对仗较为工整,由景生情,并进而推出珍惜时光的主题观点,不错!个人感觉书径似乎来之无由,有些牵强。中间两联有平头之嫌。
妄评勿怪哦!
惜春
凫鸭爱湖暖,山青碧水浮。
怜茵填万壑,增色润双眸。
游野寻书径,横江仗宝舟。
感时春意谢,莫负少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