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s://m.39.net/disease/a_5972953.html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
《梁祝》是中国民间爱情故事中的千古绝唱,是人们心中最动人的爱情故事之一,是我国民间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东晋时开始,已经在我国民间以口头的形式传颂了一千七百多年,一直到今天,不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历久弥新,耐人寻味。
《梁祝》故事中十八相送、抗婚、坟裂、化蝶等桥段,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搬上电视荧幕、大小舞台、剧院、音乐厅,以各种形式传颂,演绎着经久不衰的动人传说。笔者结合戏剧、音乐剧中有关《梁祝》的优秀诗文作品,和大家一起重温这流芳千古、催人肝肠的爱情故事。
一、《英台求学》
芳草地,潇洒一团银,
辗转求学辞故里。
一童一扇化男身,难测女儿心。
幽幽道来,却是人间三月,草长莺飞,江南三月,钱塘自古风流,你便这么走来了,一童一扇。
二、《草桥结拜》
缘已定,义难休。
桓古为庐春共秋。
天地膝下求伯仲,
不识桃李揽温柔。
是茫茫人海里的偶遇,还是岁月匆匆、死生契阔的寻觅?又如何呢?遇到了,就是这样吧!
三、《三载同窗》
书卷,书卷,共写春光无限。
三年笔墨同窗,竹兰相伴韵长,
长韵,长韵。
只怕前程险峻。
也无言,清中有味合一卷书简,点一盏青灯吟一阕伤词,思一段情事纸墨间,都是你的幽香。
四、《十八相送》
沿路吟诗论友,
花色袭人如酒。
借醉指双鹅,
欲把雌雄浅漏。
说透,说透?
羞里迟疑时候。
有桃花满树,绿水悠悠春山黛离愁,送君千里终不若,双鹅似织鸳。
五,《楼台会》
远眺近看,祈祷苍天随吾愿。
执手英台,可为山伯举案来?
心心相惜,妾把终生托暗许。
夜夜阑栅,只盼君来画眉弯。
梁兄可记得英台?梁兄记得英台。那檐间欢叫的画眉,却不曾道出心事。“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六、抗婚
沉重低音起风波,重鼓再敲振心声。
英台抗婚无奈何,山伯心碎命相随。
说什么难违父命,说什么附攀权贵。说什么锦衣玉食、画栋雕梁。如何零落了韶华年纪,直到两鬓如霜。
七、《相思》
万丈情思寸寸碎,
尚以何言对故人。
一场好梦匆匆醒,
心已碎,意难伸,
从此不到钱塘路,
怕见鸳鸯作对飞。
画屏深锁,小径兰窗,是这一派春光,独念梁郎,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八、《哭坟》
哭灵诉爱句句血,阴阳难诉声声切。
人间真爱千千古,何来今日暮暮眠。
一抔黄土,天人永隔。再难闻你温言细语。你一腔痴情为我而死,我又何惜残生?
九、《化蝶》
一声霹雳两心寒,
霜冷星稀百花残。
义愤难平义胆碎,
齐心已选齐眉难。
姻缘一定铭三世,
蝶化双飞舞九天。
只盼今朝红线好,
牵来月下大团圆。
便随了你去,便穿了这红色嫁衣,随了你去。生不同衾,死同穴,化作一对翩翩的蝶。魂兮相依,魂兮相守。练衣洞府,香雨人间。
笔者认为,《梁祝》的故事传说,反应了我国封建时期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对恋爱自由的渴望,同时也是对冲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枷锁的尝试,更是向封建礼教的发起的挑战。虽然最终以悲剧收场,但那两只翩翩起舞的彩蝶却飞进了人们的内心深处,对后世人们的爱情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古往今来,有多少有情人被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等教条主义棒打鸳鸯,最后劳燕分飞,遗恨千古。到今天,有些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依旧难逃此厄运,这是历史的悲剧,不应该再在我们身上上演。
择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
我们渴望自由恋爱,我们会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我们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并忠于自己的爱情,不想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共度余生,更不愿错过那个最完美的他(她)。《梁祝》给那些受封建礼教约束的人们敲响了警钟,这钟声依旧在历史的时空回荡。愿天下的父母尊重子女的选择,不要一直被关在封建礼教的牢笼,也别被世俗的眼光蒙蔽了双眼。最后,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