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评点第一部分(第1段):发现桃花源。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的绮丽景色,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忘”“忽逢”“甚异”“欲穷”相承接,生动地揭示出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设下悬念,引出下文。第二部分(第2~3段):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第2段:描写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图景。这幅图景同当时的现实社会形成强烈的对照。“豁然开朗”总写渔人的感受。接着写桃花源中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景物优美雅致,气氛宁静融洽,生活井井有条,人们共享欢乐。第3段:写桃花源中的社会风尚,表现桃花源中人的淳朴、真诚和善良。“乃大惊”写出桃花源中人见到陌生人时的惊异。交代桃花源中人来到此地的原因。叙写渔人在桃花源中做客、辞别的经过。第三部分(第4~5段):离开桃花源和复寻桃花源。第4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带领太守的人前来寻找桃花源未果的情形,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第5段:交代故事的结局。刘子骥寻访桃花源而不得和此后再无探寻者,使桃花源更显神秘,再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选自《陶渊明集》卷六。〔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武陵〕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带。〔缘〕沿着,顺着。〔鲜美〕新鲜美好。〔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缤纷〕繁多的样子。〔异〕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欲穷其林〕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仅仅、只。〔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属〕类。〔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相闻〕可以互相听到。〔悉〕全,都。〔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乃〕于是,就。〔具〕详细。〔要(yāo)〕同“邀”,邀请。〔咸〕全,都。〔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遂与外人间(jiàn)隔〕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遂,于是、就。间隔,隔绝、不通音讯。〔乃〕竟然,居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为具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为,对、向。〔叹惋〕感叹惋惜。〔延〕邀请。〔语(yù)云〕告诉(渔人)说。“语”后省略“之”,代渔人。〔不足〕不值得,不必。〔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志〕做记号。〔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郡,指武陵郡。〔诣(yì)〕拜访。〔南阳〕郡名,在今河南南阳一带。〔刘子骥〕名(lín)之,字子骥,《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规〕打算,计划。〔未果〕没有实现。〔寻〕随即,不久。〔问津〕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一、内容主旨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作者通过描绘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对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二、结构图解三、写作特色1.层层设疑。开头虽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地点,但主人公是个无从查考其姓名的“渔人”;接着写桃花林奇景,渔人已“忘路之远近”,所以说不出它的确切地点;写通往桃花源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又可“通人”,正是别有洞天;渔人进入桃花源之后,眼前的景象又是人间生活的场景;渔人出,做好标记却又找不到;最后,当时的高士刘子骥“欣然规往”,但刘子骥“未果”而“病终”,层层设疑,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2.虚实结合。作者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花源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但同时实中又有虚。桃花源人的叮嘱、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刘子骥寻访“未果”等情节,使桃花源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3.语言准确精练、朴素自然。如“具答之”“诣太守,说如此”等处,用语精练简洁。此外,陶渊明的文章不事雕琢,接近口语,文章用余字就形象地描绘出一个理想的社会,诗意盎然,内涵丰富。1.一般称谓。妻子儿女。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年龄称呼。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说是长寿的特征,后常用来指老人。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文体知识。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或记人来抒发感情或发表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因其可以记人和叙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885.html